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29031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125 人次已浏览

    何春梅,张红英,陈丽娟,熊林竹,田苗,廖天成,蒋红梅,窦艳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收集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 月德阳市社区 723 名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和髋部骨折危险因素相关资料。通过随机拆分的方法,479 名(68.00%)为模型训练集,221 名(32.00%)为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根据是否发生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进行比较,应用 R 软件(4.3.1)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最终纳入 700 例社区老年人,1 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共 62 例,累计发生率为 8.86%。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共 6 个预测因子:常吃腌制食品、每天锻炼时间、每天日照时间、骨质疏松、1 年内发生跌倒、真牙≥ 20 颗。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 0.945(95%CI 0.908~0.982),灵敏度为 88.89%,特异度为 89.40%;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吻合性,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模型验证集 AUC 值为 0.892(95%CI 0.784~0.999),灵敏度为 82.35%,特异度为 93.63%,表明验证集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预测能力较强;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使用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结论 构建的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筛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 PDF 1.0 KB ] ( 35 ) 2025 ,3 (24): 15-23

  •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71 人次已浏览

    杨志娟;唐永艳;马亮;卢鸿;余贺杲;

    目的 分析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习的本科护生53名设为对照组,实施导师制的传统教学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习的本科护生48名设为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角色扮演、模拟教学、访谈及体验感悟四位一体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两组分别有2批护生,每批护生约24~27名,每批护生实习2w。实习前后对护生理论、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实习后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结果 实习前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试验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提升护理技能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及社区护理知识储备量评价方面,试验组护生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四位一体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可提高本科护生社区护理理论知识水平与护理操作能力,同时该模式也得到护生的认可。

    摘要[ PDF 1.0 KB ] ( 47 ) 2023 ,9 (22): 85-89

  •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85 人次已浏览

    王根群;张利峰;龙颖妮;罗义;詹白雪;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依赖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者依赖水平,减轻照顾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康复治疗部及某社区康复中心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210例,以ICF理论模式为框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care dedendency scale,CDS)、简版老年抑郁量表(short for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护理依赖总分为(53.3±12.1)分,依赖发生率为8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锻炼、肢体活动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抑郁、社会支持是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护理依赖总变异的62.5%。结论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肢体活动、吞咽、语言障碍,抑郁,社会支持水平更低的患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依赖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332 ) 2023 ,6 (22): 30-37

  • 社区老年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意向的质性研究165 人次已浏览

    刘芳;李漓;张馨元;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自我管理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行为意向,为制订改善老年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4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3例65岁及以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12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社区老年人自我管理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行为意向3个主题,包括:自我管理疼痛行为态度存在差异,自我管理疼痛主观规范支持不足,自我管理疼痛感知行为控制能力不强。结论 社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老年人自我管理疼痛的行为意向有待提升,应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64 ) 2024 ,6 (23): 22-28

  •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206 人次已浏览

    范芳莲;笪亚红;吕莹;

    目的 基于微信平台设计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平台,并评价其在早产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微信小程序自主开发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微信平台,选取2021年1月至9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微信护理平台实施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情况、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和1岁以内的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46例、对照组47例完成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两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头围、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交和总发育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观察组早产儿6月龄、8月龄、10月龄和12月龄身长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8月龄、10月龄和12月龄体重重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早产儿10月龄和12月龄头围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大运动、适应性发育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早产儿8月龄、10月龄、12月龄精细运动发育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语言、社交和总发育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再入院率低(10.87%vs29.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护理微信平台用于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

    摘要[ PDF 1.0 KB ] ( 180 ) 2024 ,4 (23): 23-30

  • 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分析在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应用的研究446 人次已浏览

    潘晶雪,陈利群,王敬丽,徐惠琴,谢博钦

    目的应用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认知障碍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5个站点的852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在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结果的差别。结果共849例社区老年人完成研究,认知障碍患病率为50.1%。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均显示,年龄、看报读书、使用微信或电脑、兴趣爱好、社交活动、糖尿病、痴呆家族史、听力下降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共同影响因素,其中决策权模型显示兴趣爱好与认知障碍相关因素最高。两种模型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吸烟、邻居交往与文化程度、轻体力家务、锻炼身体。决策树模型特异度(81.1%)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75.9%),灵敏度(70.6%)低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75.8%),两种模型的约登指数均为0.517。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AUC为0.838(95%CI:0.812~0.864),标准误为0.013,决策树模型的AUC为0.833(95%CI:0.806~0.860),标准误为0.014,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均为中等。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3,P=0.824)。结论将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能最充分挖掘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社区老年人的认知障碍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210 ) 2021 ,8 (20): 8-16

  • 以老年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304 人次已浏览

    蔡颖,刘铮,常丽菊

    目的探讨以老年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对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影响,为老年T2DM干预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本社区招募的老年T2DM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70例。对照组患者由老年专科护士给予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给予老年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时间13周。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糖尿病知识问卷(diabete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DKQ),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DMSES)、简版生活质量量表(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12)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HbA1c及DKQ、SDSCA、DMSES、SF-12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试验组患者血糖、HbA1c值低于对照组,DKQ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SDSCA、DMSES、SF-12得分方面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数据显示改变不明确。结论以老年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可降低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74 ) 2020 ,6 (19): 60-67

  • 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312 人次已浏览

    付莎莉,王莉,付阿丹,张娟,何婷,唐莎

    目的探讨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法,选择本院内分泌二病区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内分泌一区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住院及出院后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试验组采用闭环式血糖智能管理平台进行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及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临床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情况比较,均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血糖达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的应用,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住院-社区-家庭信息无缝对接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

    摘要[ PDF 0.0 KB ] ( 202 ) 2020 ,5 (19): 60-65

  • 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在变应性鼻炎儿童管理中的应用474 人次已浏览

    吕梦颖,卢大松,李香梅,冯勇军,周燕苓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变应性鼻炎儿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9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干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再就医次数、遗忘用药次数和延误学业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再就医次数、遗忘用药次数、延误学业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结论实施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患儿自护能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64 ) 2020 ,5 (19): 55-59

  • 社区护士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485 人次已浏览

    葛津津 刘薇群 汤培凤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知识共享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2018年7月-8月选取240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86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知识共享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平均得分为(113.94±17.23)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知识特性(22.38±2.82)分,得分较高,知识共享渠道(23.13±4.78)分,得分较低。不同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主体及关系得分不同,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特性得分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渠道得分不同,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总分不同(均P&lt;0.05)。结论社区护士知识共享相关因素包括职称、学历和工作年限。应积极建设信息化知识共享平台,克服知识共享渠道缺乏的难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其次管理者应重视个体因素如工作年限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形成较好的知识共享机制,促进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摘要[ PDF 4398.0 KB ] ( 241 ) 2019 ,8 (18): 14-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