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56 人次已浏览
吴衍娴;刘艺;张珍;王小艳;吴悦;谭江红;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根据“6S”金字塔模型,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UpToDate、美国指南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指南网、英国国立指南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世界伤口造口失禁委员会网站、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中国医脉通指南网、中华护理学会网站关于结直肠癌造口心理痛苦筛查与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证据提取,与循证小组共同进行证据核对及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4篇Meta分析及3篇系统评价。包括筛查时机(1条)、筛查工具(1条)、筛查内容(3条)、药物干预(3条)、自我管理(3条)、心理支持(5条)、健康宣教(2条)7个类别,共18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及管理全面、科学,可为医护人员开展患者心理痛苦预防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应用时,需结合科室、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139 ) 2025 ,2 (24): 74-82
-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73 人次已浏览
周维云,向霞,刘浩,邓建中,廖渭,李国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10月行结直肠癌术后出院的11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NVivo12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影响临时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主题有4个与副主题8个: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与学习意愿低(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患者不愿意主动学习造口自我护理技能),患者对造口生活适应困难(患者对造口带来的日常生活变化难以适应,患者期望医护人员能提供生活建议),患者心理社会支持不足(患者对造口生活存在负性情绪,患者来源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不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管理的期望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延续性护理服务效果不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有较高期望)。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的院外自我管理技能仍有待改善,可从护理技能教育、日常生活建议、心理支持、延续性服务等制订策略进行干预,以便提高其对造口的自我管理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101 ) 2024 ,11 (23): 33-38
-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79 人次已浏览
李霜;贾梦滢;尤朝香;陈莉莉;寇红艳;魏寿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结直肠癌术后3个月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同情总分为(76.69±9.68)分、心理韧性总分为(58.01±12.54)分、生命意义感总分为(36.02±12.2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为合并慢性病、术后造口、术后放化疗、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感(均P<0.05),共同解释58.4%的变异。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我同情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合并慢性病、术后造口、术后放化疗、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感是影响其自我同情水平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提升自我同情感。
摘要[ PDF 1.0 KB ] ( 84 ) 2023 ,10 (22): 8-15
-
薯蓣粥对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181 人次已浏览
梁小琴,庞书勤,王珑
目的 探讨薯蓣粥对 2 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以便为促进切口愈合提供一种较好的饮食方案。方法 2020 年 12 月— 2021 年 12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本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 2 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 92 例,采用 IBMSPSS25.0 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怀山药制成薯蓣粥,于患者肛门排气后,在糖尿病早餐饮食中扣除薯蓣粥产生的热量 84kcal 同等食物后与剩余的早餐一起服用,时间为 3w。比较干预后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干预前、干预后 1w、3w 患者血糖值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干预 3w 时 2 例患者退出,共完成 44 例;对照组干预 3w 时 1 例失访,共完成 45 例。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 2h 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其中干预后 1w、3w 时试验组空腹血糖、早餐后 2h 血糖低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 薯蓣粥具有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切口愈合质量与调节血糖的作用。
摘要[ PDF 1.0 KB ] ( 102 ) 2024 ,1 (23): 21-27
-
益智游戏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饮食知识及依从性的影响849 人次已浏览
徐敏,邵爱敏,李金笛,张珺
目的 评价益智游戏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和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将2020年2月—10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饮食健康教育;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实施益智游戏的饮食健康教育,两组干预时间均从入院到出院,约10~14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得分和依从性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得分和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得分和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智游戏可提升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饮食相关知识水平并提高其饮食的依从性,其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589 ) 2023 ,1 (22): 22-26
-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支持性照顾需求与症状困扰的调查分析387 人次已浏览
叶香婷,郑美春,覃惠英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与症状困扰的现状,并探讨其相互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问卷(supportive care need survey short form,SCNS-SF34)及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肠道肿瘤特异性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gastrointestinal cancer,MDASI-GI)对175例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与症状严重程度及症状困扰程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为(87.75±17.34)分,得分最高的为生理与日常生活需求维度,均分为(2.83±0.79)分。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总分为20.00(12.00,32.00)分,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疲乏(89.71%)。症状困扰程度总分为15.00(9.00,22.00)分,主要表现在工作(86.28%)、情绪(84.57%)的困扰。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与症状严重程度(r=0.567,P<0.001)及症状困扰程度(r=0.651,P<0.001)呈正相关。结论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普遍存在未满足的支持性照顾需求,主要表现为生理与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患者术后存在多种症状,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患者症状及困扰程度越高,其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越高。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症状管理评估与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满足患者需求。
摘要[ PDF 0.0 KB ] ( 119 ) 2022 ,1 (21): 14-20
-
结直肠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228 人次已浏览
张玲,刘映宏,陈郎,彭丽华,李微,李显蓉
<正>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为全面了解结直肠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以便医护人员明确患者病情状况和治疗效果,提高护患沟通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目前,对患者健康状况评估主要采用客观检查结果,但由于结直肠癌疾病和治疗的特殊性,这些评价指标是不全面的[2]。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摘要[ PDF 0.0 KB ] ( 145 ) 2021 ,10 (20): 79-84
-
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改善辅助化疗期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毒性反应、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224 人次已浏览
胡斐,杭凌,董志霞
目的探讨辅助化疗期精准营养干预方案对改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毒性反应、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癌、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辅助化疗期接受精准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对照组在辅助化疗期接受基础营养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及血液毒性反应、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2周期胃肠道毒性反应中恶心和T3周期胃肠道毒性反应中恶心、呕吐、厌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3周期血液毒性反应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在T3周期能量、蛋白质、体重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生理机能及生理职能维度在T3周期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辅助化疗期精准营养干预方案能一定程度改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胃肠道及血液毒性、营养摄入、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
摘要[ PDF 0.0 KB ] ( 106 ) 2021 ,10 (20): 27-34
-
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并发症预警模型的建立与评估320 人次已浏览
朱灵芝,刘建花,代姗姗,吕桂芬
目的分析影响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分级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372例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67)与非并发症(n=3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警模型,并利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372例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01%(67/3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腹壁切口长度≤3.0cm、造口位于左乙状结肠、手术时间长是影响造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接受造口师指导为保护性因素(P<0.05);造口并发症列线图预警模型预测造口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81~0.861),敏感性89.55%,特异性72.08%;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464,P=0.595。结论基于影响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造口并发症的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分级护理制定提供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70 ) 2021 ,3 (20): 1-7
-
基于决策树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研究420 人次已浏览
陈静文,徐林霞,吴秀丽,李显蓉
目的评价决策树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胃肠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9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验(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CHAID)算法构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的决策树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3例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5.27%。决策树模型包含3层共11个节点,提取6条分类规则,筛选出3类高危人群,即有术后并发症,术前合并症≥2项;有术后并发症,术前合并症<2项;无术后并发症,肿瘤TNM分期≥Ⅲ期,有肠造口。决策树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灵敏度为0.762,特异度为0.745。结论决策树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进行风险预测简便易行,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可用于非计划性再入院高危人群的筛选。
摘要[ PDF 0.0 KB ] ( 150 ) 2020 ,11 (19):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