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159672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91 人次已浏览

    秦红菊;倪燕丹;张小梅;桑海霞;

    目的 探索产后疲劳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以便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至2022年4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然分娩产妇629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多维度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控制混杂因素,探究产后疲劳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02例产妇,平均年龄(32.5±4.0)岁,产后疲劳平均得分为(46.6±18.5)分,产后疲劳患病率为59.3%,纯母乳喂养率为37.2%;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对602例产妇的协变量进行1∶1匹配,匹配后共有202对完成配对,分别为产后疲劳组与非产后疲劳组,其中疲劳组纯母乳喂养率为35.2%,非产后疲劳组纯母乳喂养率为47.5%,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P<0.05);在控制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妊娠合并症、初/经产妇、产后出血量、婴儿出生体重、会阴伤口类型、总产程时间9个人口学变量后,对匹配后数据进行纯母乳喂养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疲劳组放弃纯母乳喂养的风险是非产后疲劳组的3.263倍(OR=3.263,95%CI:2.076~5.130,P<0.001)。结论 产后疲劳患病率较高,产后疲劳是产妇放弃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措施降低产后疲劳水平,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摘要[ PDF 1.0 KB ] ( 82 ) 2023 ,6 (22): 15-2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93 人次已浏览

    赵宜娜;符霞;陈迎归;宋利;周丽芳;孙春艳;黄惠根;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治疗的295例MHD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活动问卷长卷、FRAIL衰弱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患者体力活动的因素,AMOS 24.0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295例患者中,体力活动不足有95例(32.2%)、体力活动适中有123例(41.7%)和体力活动活跃有77例(2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活动知识、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是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衰弱程度(-0.287)、希望水平(0.201)和活动知识(0.131)是总效应前3位的影响因素,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是路径中的中介因素。结论 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较多,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对体力活动具有双重中介作用。

    摘要[ PDF 1.0 KB ] ( 50 ) 2023 ,5 (22): 23-30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77 人次已浏览

    邹兆华;卿伟;朱茂才;张继权;易子涵;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MH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证据“6S”金字塔模型,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医脉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示范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等指南网;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英国肾脏病协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国际肾脏营养和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学会与组织机构网站;补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推荐实践、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和临床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整合,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6篇系统评价,从筛查与评估、营养需求、营养补充、其他干预和监测与教育5个方面总结了39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临床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为MHD患者制订个体化营养不良管理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286 ) 2024 ,6 (23): 37-46

  •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便秘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198 人次已浏览

    巨梅;丁小容;游励红;窦丽君;张晶;秦美容;张笑萌;陈丹;

    目的 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知信行整合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便秘患者护理干预方案,为临床患者提供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知信行整合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及专家讨论,初步拟定MHD合并便秘患者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方法,根据专家意见对护理干预方案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最终方案。结果 16位专家经过2轮函询后意见趋于一致,第1、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第1、2轮函询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W分别为0.299、0.355,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提高疾病知识、转变行为态度、引导主观规范、强化行为控制及转变行为意向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供临床医护人员应用于MHD合并便秘患者的护理。

    摘要[ PDF 1.0 KB ] ( 161 ) 2024 ,3 (23): 66-75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288 人次已浏览

    王惠娟;衣玉玲;郝媛媛;林炳艺;都艳敏;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偏低的例数占比57.50%(69/120),营养素养总分(15.08±1.6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信息获取能力>认知态度>营养知识>行为实践能力。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家庭月收入、焦虑、抑郁、营养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其87.10%的变异(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水平中等偏下,需关注患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龄长、家庭月收入低、焦虑和抑郁、营养风险高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制定相应护理策略。

    摘要[ PDF 1.0 KB ] ( 404 ) 2024 ,3 (23): 47-52

  • 不同干预措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694 人次已浏览

    杨念,谭惠仪,王珍珍,高秀花

    目的 采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9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ProQuest,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员采用Cochrane中文版评价手册进行独立质量评价,并使用StataSE 1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9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8种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其中香薰按摩、抗阻联合有氧运动、穴位按摩、足底反射疗法、有氧运动、吸入芳香疗法和肌肉放松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含0),而按摩与常规护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显示,香薰按摩&gt;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gt;穴位按摩&gt;足底反射疗法&gt;有氧运动&gt;吸入芳香疗法&gt;肌肉放松训练&gt;按摩&gt;常规护理。结论 结合网状Meta分析和传统Meta分析结果,推荐优先考虑采用抗阻联合有氧运动方式减轻MHD患者疲劳症状。

    摘要[ PDF 0.0 KB ] ( 583 ) 2023 ,1 (22): 59-67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371 人次已浏览

    朱方方,吕倩,许宝玲,唐嫦娥,卢秀琴,孔悦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获取相关文章,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2月23日,并通过RevMan5.3和Stata12.0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4156例患者,含16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8,95%CI:1.03~1.14)、女性(OR=12.27,95%CI:3.49~43.13)、糖尿病(OR=2.78,95%CI:1.69~4.57)、高磷(OR=2.32,95%CI:1.44~3.73)、高钙磷乘积(OR=1.81,95%CI:1.29~2.53)、不宁腿综合征(OR=7.73,95%CI:4.30~13.9)、抑郁(OR=1.13,95%CI:1.08~1.19)、营养状况差(OR=2.27,95%CI:1.06~4.87)、颈围大(OR=1.22,95%CI:1.09~1.36)以及皮肤瘙痒(OR=4.18,95%CI:2.00~8.73)是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女性、糖尿病、营养状况差、高磷、高钙磷乘积、颈围大、不宁腿综合征、皮肤瘙痒、抑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较大,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 PDF 0.0 KB ] ( 143 ) 2022 ,9 (50): 67-77

  •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94 人次已浏览

    姚苗苗,王金环,岳亚楠,张于,董洁,王慧

    目的 了解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12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4例,根据透析时间进行分组,单日透析为对照组,双日透析为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及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产生的原因,根据证型给予针对性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两组干预时间14d。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得分较干预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lt;0.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本研究结合中医疗法和子午流注理论的优势,而且操作简便,可在临床及社区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72 ) 2022 ,7 (21): 40-45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246 人次已浏览

    徐庆华,赵君花,甄长萍,梁新蕊

    目的 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37例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 3分为训练集(n=305)与测试集(n=132),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以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2.047,95%CI:1.164~3.599)、透析龄≥24个月(HR=1.707,95%CI:1.013~2.877)、QT间期离散度≥63 ms(HR=1.773,95%CI:1.123~2.801)、C反应蛋白水平(HR=1.142,95%CI:1.054~1.238)、尿酸水平(HR=1.028,95%CI:1.006~1.052)是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lt;0.0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模型校准曲线接近45°对角线,C-index为0.785,预测1年及3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0.772~0.861)、0.758(95%CI:0.706~0.805),预测临界值分别为262分、90分。测试集校准曲线接近45°对角线,C-index为0.724,预测1年及3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95%CI:0.742~0.858)、0.728(95%CI:0.659~0.789),测试集和训练集预测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DCA显示训练集与测试集阈值概率范围分别为0.10~0.65与0.05~0.50,模型表现为正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性与临床实用性,针对透析3个月以上的MHD患者,当1年得分≥262分及3年得分≥90分时应加强心血管并发症监测,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

    摘要[ PDF 0.0 KB ] ( 107 ) 2022 ,6 (21): 6-14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注意偏向、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329 人次已浏览

    陈媛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注意偏向、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的关系,为促进MHD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认知加工,构建创伤护理干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复诊的MHD患者220例,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正性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 APNIS)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 ERRI)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与注意偏向、反刍性沉思的路径和关系。结果 210例MHD患者完成调查,MHD患者创伤后成长、注意偏向和反刍性沉思总分分别为(60.72±11.33)分、(69.32±10.31)分和(25.61±10.57)分,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3个变量间存在相关性(均P&lt;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正性信息注意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影响MHD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并且正性信息注意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效应值为0.68;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效应值为0.96;正性信息注意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有间接影响,总效应值为1.54。结论 MHD患者创伤后成长、注意偏向和反刍性沉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创伤后成长受到正性信息注意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可从各环节构建心理干预策略或模型,提升MH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204 ) 2020 ,6 (19): 12-18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