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移植术中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771 人次已浏览
陈育贞龚凤球姚典业陈小俊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肝移植患者实施肝移植术中存在风险,以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63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总时间276~750min,平均(450.52±25.43)min。术中出血300~5 600mL,平均(1 693.06±193.24)mL;术中输血0~3 000mL,平均(1 400.50±400.61)mL。术中3例患者在供肝植入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5例患者发生骶尾部压红,经过及时处理好转。结论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转移植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容易发生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肝细胞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低体温、感染等,因此预见性地对患者术中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对应对策,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PDF 3703.0 KB ] ( 291 ) 2017 ,9 (16): 20-23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饮食营养进展975 人次已浏览
史晓芬朱亭立
正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解剖结构改变和生理功能异常,使体内营养素和能量的代谢产生严重障碍,当合并门静脉高压时,将进一步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同时胃肠道血液瘀滞,使消化和吸收功能明显削弱,营养素的吸收受到严重影响。营养一直是决定肝硬化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重要因素。据
摘要[ PDF 0.0 KB ] ( 367 ) 2013 ,2 (12): 80-83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1153 人次已浏览
陈玉英明瑜珊邹显玲杨蕊徐春慧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了解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早期再出血发生情况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
摘要[ PDF 0.0 KB ] ( 321 ) 2014 ,10 (13): 9-11
-
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105 人次已浏览
李莉莉;何娜;邓淑敏;淦伟强;谢日华;高志良;
目的 调查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10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应用R Studia(4.1.1)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选取同一所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符合标准的139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为19.9%。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4个危险因素:年龄(OR=1.042)、血红蛋白值(OR=0.982)、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得分(OR=1.293)、体力活动水平(OR=0.482)。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47,95%CI(0.686,0.807)。Hosmer-Lemeshow检验,χ2=5.669,P=0.684,灵敏度为64.0%,特异度为76.5%,准确率为80.2%。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75,95%CI(0.668,0.883)。Hosmer-Lemeshow检验,χ2=15.077,P=0.058,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56.9%,准确率为84.2%。结论 构建的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识别和筛选衰弱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及借鉴。
摘要[ PDF 1.0 KB ] ( 73 ) 2023 ,6 (22): 1-8
-
1例肝癌肝硬化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无缺血肝移植联合胰岛移植的护理125 人次已浏览
张利姗,叶海丹,罗新春
总结 1 例肝癌肝硬化合并 II 型糖尿病患者行无缺血肝移植联合胰岛移植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后预防血栓及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做好移植肝功能与胰岛功能观察与护理,预防排斥反应,科学有效的营养管理。经过 17d 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摘要[ PDF 1.0 KB ] ( 83 ) 2024 ,12 (23):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