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1100 人次已浏览
马洁葵;李绮慈;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方法。随着肝移植患者的日益增多,其并发症的问题也备受关注。肝移植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8%~47%,其中谵妄占15%,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笔者对本院ICU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患者72例,男65例,女7例,年龄22~58岁,平均(36.5±11.4)岁。疾病类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0例,原发性肝癌2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例,重症肝炎急性肝衰竭8例。采用标准式原位肝移植28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44例。手术时间8.5~13 h,平均(10.3±2.6)h;术后麻醉清醒时间8~25 h,平均(13.6±4.5)h。72例肝移植患者中,并发精神障碍38例,主要表现为谵妄、抑郁及焦虑等症状,未并发精神障碍34例。纳入标准:术前患者均无精神病史,无思维、感知、行为障碍,无情感倒置等表现,术后2周内发生谵妄、抑郁及焦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9 (14): 31-37
-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移植术中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771 人次已浏览
陈育贞龚凤球姚典业陈小俊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肝移植患者实施肝移植术中存在风险,以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63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总时间276~750min,平均(450.52±25.43)min。术中出血300~5 600mL,平均(1 693.06±193.24)mL;术中输血0~3 000mL,平均(1 400.50±400.61)mL。术中3例患者在供肝植入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经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5例患者发生骶尾部压红,经过及时处理好转。结论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肝转移植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容易发生肝移植相关性肾功能衰竭、肝细胞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低体温、感染等,因此预见性地对患者术中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对应对策,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PDF 3703.0 KB ] ( 291 ) 2017 ,9 (16): 20-23
-
肝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1716 人次已浏览
刘建明 杨永洁 刘大钺 黄美清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索,为制订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肝移植术后9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组)及同期12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患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筛选出与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次数、腹腔并发症、动静脉插管与术后感染有关(均P7 d、ICU停留时间>2 d、合并腹腔并发症、实施动静脉插管是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男性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及停留在ICU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术后腹腔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不同下床活动时间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799 人次已浏览
叶海丹,莴丽涵,料昌贵,廖培娇,伍淑文,何小凤,罗新春,陈利芬
摘要[ PDF 706.0 KB ] ( 338 ) 2016 ,4 (15): 36-39
-
5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取栓后抗凝治疗的护理930 人次已浏览
摘要[ PDF 387.0 KB ] ( 239 ) 2016 ,8 (15): 46-48
-
肝移植受者术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950 人次已浏览
廖苑伍梅娟潘雄英陈美益李敏彭雪玲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2例肝移植受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进行调查。结果肝移植受者术后时间越长其抑郁状态越轻,年龄和主观支持是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要注重肝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时提供心理护理,充分调动肝移植受者的社会支持,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摘要[ PDF 0.0 KB ] ( 334 ) 2013 ,9 (12): 4-7
-
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护理研究进展1019 人次已浏览
杨辉石英易建华
正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网统计,国内已有近20000例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术后管理的明显改善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使用,肝移植受体术后存活
摘要[ PDF 0.0 KB ] ( 311 ) 2013 ,11 (12): 79-82
-
1例肝移植术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的护理994 人次已浏览
韩桂杰王苑刘秀连张雪静
正肝移植逐渐成为常规的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及肝功能衰竭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1]。肝移植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DDCNS)是肝移植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8%~10%。本病多为隐匿起病,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棘手,疗效不佳[2]。本院2012年9月收治1例肝移植
摘要[ PDF 0.0 KB ] ( 295 ) 2014 ,12 (13): 73-75
-
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1059 人次已浏览
刘梦楠;王宏;汪巧娅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5±0.5)h。术后各发生胆漏和胸腔积液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术前检查和评估、相关训练的指导,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活动与安全、疼痛和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及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活体肝移植供体的手术安全和促进供体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283 ) 2015 ,2 (14): 36-38
-
影响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75 人次已浏览
韩桂杰;王苑;崔臣;刘秀连;
目的 调查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肝脏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return-to-work scale,RRTW)、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率为64.44%(58/90),75.86%(44/58)的重返工作患者处于主动维持阶段。62.50%(20/32)的未重返工作患者有重返工作意向。年龄、职业及客观社会支持是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低于45岁、企事业单位、社会客观支持水平高的患者重返工作率较高。应针对影响患者重返工作的因素进行个体化指导和干预,帮助患者重返工作,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的目的。
摘要[ PDF 1.0 KB ] ( 41 ) 2023 ,2 (2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