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6888625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945 人次已浏览

    朱丽;高纯;冯永东;胡俊波;龚建平;

    胃癌是国内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常因疾病消耗、手术的创伤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之术后短期行胃肠减压和禁食和禁水,更易造成水电解质和营养素的丢失[1]。术后或创伤后24~48 h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2-3]。临床工作中发现,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现象,严重者甚至被迫中止营养支持治疗,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目前,临床上通常以主观询问、观察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评价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优劣,缺乏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价的客观、规范性方法,影响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的准确性及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处理[4]。本科室将肠内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7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08例。入选标准:患者术前行电子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择期在全麻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7 (14): 18-22

  • 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936 人次已浏览

    王静云;李小珍;

    烧伤尤其是特重度烧伤后,机体高分解代谢,能量和蛋白质大量消耗,如果摄入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可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创面愈合迟缓、全身性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后果,甚至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烧伤患者应尽早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正确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持正氮平衡及维持器官结构和功能,增强免疫机制,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1]。2014年8月2日昆山特大爆炸事件中,本科室对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营养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8月2日本科室收治1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4~45岁,平均(38.33±7.28)岁。烧伤体表总面积75%~99%,平均(91.33±6.94)%,其中75%1例,80%1例,85%1例,90%4例,93%1例,95%4例,99%3例。烧伤部位:头面部、四肢、躯干、会阴部。3例采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12例采用鼻胃管营养支持。1.2肠内营养的方法1.2.1制订营养摄入量根据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热量公式[2]为参考估算,烧伤患者所需热量(kcal/d)=1000×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5 ,7 (14): 36-39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713 人次已浏览

    杨彩丽徐文举李志倩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1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入院24 h内给予禁食;渡过休克期后实行肠内营养;将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1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设为观察组,患者入院24 h内给予少量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渡过休克期后实行肠内营养,了解入院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情况及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肠内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胃潴留、胃肠反流及误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及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并且是安全的。更多还原

    摘要[ PDF 1863.0 KB ] ( 263 ) 2017 ,3 (16): 27-29

  • 乳酸菌合生元A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观察1604 人次已浏览

    刘西韶; 宁花兰; 王佩琼; 沈灿芳; 魏晓芳

    目的探讨乳酸菌合生元A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乳酸菌合生元A肠内营养(periopreatively using enteral nutrition with fiber-containing,LEN)组、合生元B肠内营养(enteral nuteriion with fiber-containing,FEN)组,每组各25例,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应用乳酸菌合生元A进行肠内营养、应用合生元B进行肠内营养。比较3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LEN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患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PN进行肠外营养、FEN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低于营养支持前(均P<0.05)。LEN与FEN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N、FEN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均P<0.05)。结论应用乳酸菌合生元A进行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恢复、纠正负氮平衡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5 (9): 48-50

  • 早期肠道干预预防有创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1120 人次已浏览

    杨梅宋意阮海英李明曲李颖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干预预防有创机械通气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有创机械通气E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道干预方法,包括腹部按摩、直肠刺激等。比较两组患者EN期间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道干预能有效预防有创机械通气患者EN期间胃肠功能障碍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319 ) 2014 ,7 (13): 44-46

  • 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2245 人次已浏览

    李影 肖素文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应用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及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63例胃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复尔凯鼻肠营养管组38例和普通胃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咽部不适、堵管、脱管)发生率.结果 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咽部不适发生率低于胃管(P<0.001);复尔凯鼻肠营养管2例出现缝线断裂,用胶布固定的6例出现滑动,胃管7例出现滑动,两组用胶布固定的滑脱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堵管或不畅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用复尔凯鼻肠营养管与胃管是安全有效的.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咽部不适及滑动的发生率较低.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1 (9): 0-0

  • 个体化饮食护理计划在降低喉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作用3502 人次已浏览

    林意; 李凤; 杨伟丽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计划在降低喉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喉癌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肠内营养制剂的营养支持,试验组实施个体化鼻饲饮食护理计划。术后3d和10d测评两组患者人体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和10d,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鼻饲饮食护理计划,在保证喉癌术后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降低了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摘要[ PDF 831.0 KB ] ( 287 ) 2013 ,5 (12): 40-42

  • 重症脑损伤患者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注入法的效果评价1692 人次已浏览

    焦桂梅 张彤 安艳秋 张为佳 冯芳

    目的 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两种不同的注入法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置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利用输注泵持续泵入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注射器分次注入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前、营养后第5 d、第10 d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输注泵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增加营养的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 (9): 0-0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及其并发症的护理968 人次已浏览

    李玉珍冯萍陈玉红周玲

    正重症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如果获得有效及时的救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低致残率[1]。因此,救治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力求最佳预后,使其达到最大化的功能恢复。STBI患者常出现蛋白质-热量性营养不良、高分解代谢导致骨骼肌萎缩、内脏和循环中蛋白质减少,引起分解代谢的全身效应[2],很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以及系统性的心肺、肠道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增加了STBI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寻求合理

    摘要[ PDF 0.0 KB ] ( 337 ) 2014 ,2 (13): 68-71

  • 不同鼻饲法在高龄重型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1101 人次已浏览

    何惠美;刘文青;刘景端;温春霞;郭苑秋;郭苑芳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鼻饲法和分次注入鼻饲法在高龄重型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龄重型脑出血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分次注入鼻饲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滴注鼻饲法。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持续滴注鼻饲法可改善高龄重度脑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299 ) 2015 ,4 (14): 26-28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