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81 人次已浏览
徐小微,彭小琼,陈玉英,李燕芬,林晓莹,肖萍,黄天雯,成守珍
目的 了解营养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和需求,为营养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4 年 1 月— 2 月广东省护理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培训认证后,在临床工作 1 年以上不同省份的 12 名营养专科护士,基于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 Nvivo12 软件和 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营养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 3 个主题及 8 个亚主题,成长与收获(不断学习营养治疗相关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积极投入营养治疗实践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肩负责任与使命(责任所在,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培养人才,推动营养护理学科发展的使命感);面临的挑战(未建立营养护理工作岗位,存在角色冲突;医护团队在营养治疗实践过程沟通不足;营养护理工作发展尚缺乏资源的支持;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未能完全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考虑设立营养专科护士岗位,加强对营养专科护士的支持和培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摘要[ PDF 1.0 KB ] ( 36 ) 2025 ,3 (24): 48-53
-
癌痛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108 人次已浏览
朱靓瑾,刘婧,郭红桃
目的 了解癌痛患者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为制订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对内蒙古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疼痛科行家庭肠内营养的 17 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Colaizzi 7 步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和主题提炼。结果 提炼出 3 个主题,包括积极体验(疼痛缓解、营养状况提升、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信心增加)、消极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限、担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带管恐惧感);需要更多营养知识和社会支持(希望得到专业指导、希望得到医疗资源及政策的支持)。结论 增强癌痛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效果的积极体验,重视癌痛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癌痛患者护理随访及多元化支持,通过有效的干预解决患者在家庭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保障家庭肠内营养顺利安全实施。
摘要[ PDF 1.0 KB ] ( 29 ) 2025 ,3 (24): 32-38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构建34 人次已浏览
钱颖吉,唐红,王丽婷,程红岩,尤莉,李莉,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为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照顾者的营养照护水平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预调查,确定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9和0.9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35~0.162和0.025~0.078,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5~0.276和0.278~0.364(P<0.01),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1~4.95分、4.55~4.96分。构建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经口营养照护知识、经口营养照护态度、经口营养照护技能、照顾者自身素质、照顾者管理自身情绪和家庭及社会资源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系数均<0.05。结论 构建的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对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47 ) 2024 ,11 (23): 16-23
-
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方案的实践65 人次已浏览
孔凡美;高坤范;鲍建丽;陈鑫;刘慧松;
目的 构建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学指标、炎症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51例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干预时间7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耐受性、营养指标和炎性指标。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因病情变化退出,观察组1例患者因转院资料不全而退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行肠内营养的营养学指标与炎症指标。
摘要[ PDF 1.0 KB ] ( 124 ) 2023 ,11 (22): 43-49
-
以营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病房的创建与实施78 人次已浏览
刘苗;刘玉莹;廖正凯;熊俪;周杰;吴毅;何可芸;
目的 创建以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恶性肿瘤营养管理病房,为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8月)54例与试验组(2021年9月至11月)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干预,试验组按照恶性肿瘤营养管理病房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首次复查时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atient generated-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结果 试验组患者出院时、首次复查时PG-SGA评分少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与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认同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管理病房的创立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的营养状况,利于对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营养管理,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营养专科护士的价值。
摘要[ PDF 1.0 KB ] ( 62 ) 2023 ,7 (22): 53-59
-
ICU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02 人次已浏览
安祥;张志杰;章明阳;黄志红;钟义;侯亚甜;李云;
目的 提取、评价和综合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为制订科学、有效的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证据金字塔“6S”模型检索Best Practice,Up To 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Embase,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关于重症病房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研究小组结合临床专业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综合。结果 纳入文献16篇,归纳提取肠内营养前评估、肠内营养目标、途径、制剂的选择、启用时机及中断后启用时机、肠内营养体位、营养方案、监测指标、人员配置及培训、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0个方面共25条最佳证据,其中11条A级推荐、14条B级推荐。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25条最佳证据质量较高,可用于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
摘要[ PDF 1.0 KB ] ( 157 ) 2023 ,6 (22): 75-82
-
补充性肠外营养用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Meta分析88 人次已浏览
王艳娜;全海英;黄靖涓;
目的探讨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为SPN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纳入有关SPN用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9月,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有121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相比,SPN在降低患者IL-6水平[MD=13.43,95%CI(6.94,19.92),P<0.001],患者院内死亡人数[OR=0.26,95%CI(0.15,0.45),P<0.001]效果更好。结论 SPN可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减少患者院内死亡人数。
摘要[ PDF 1.0 KB ] ( 35 ) 2019 ,12 (18): 36-41
-
应用手机APP膳食管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效果研究62 人次已浏览
张鹰;陆海燕;周燕;刘寒雪;
目的探讨应用手机APP的膳食管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8月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47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在常规饮食管理上结合手机APP对患者进行膳食管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机APP膳食管理可增加食管癌术前患者能量及蛋白质摄入,进而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
摘要[ PDF 1.0 KB ] ( 34 ) 2019 ,12 (18): 27-3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57 人次已浏览
邹兆华;卿伟;朱茂才;张继权;易子涵;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MH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证据“6S”金字塔模型,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医脉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示范研究所,苏格兰学院间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等指南网;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英国肾脏病协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国际肾脏营养和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专业学会与组织机构网站;补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推荐实践、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和临床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整合,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6篇系统评价,从筛查与评估、营养需求、营养补充、其他干预和监测与教育5个方面总结了39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MHD患者营养不良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临床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为MHD患者制订个体化营养不良管理方案。
摘要[ PDF 1.0 KB ] ( 264 ) 2024 ,6 (23): 37-46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277 人次已浏览
王惠娟;衣玉玲;郝媛媛;林炳艺;都艳敏;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偏低的例数占比57.50%(69/120),营养素养总分(15.08±1.6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信息获取能力>认知态度>营养知识>行为实践能力。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家庭月收入、焦虑、抑郁、营养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其87.10%的变异(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水平中等偏下,需关注患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透析龄长、家庭月收入低、焦虑和抑郁、营养风险高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制定相应护理策略。
摘要[ PDF 1.0 KB ] ( 390 ) 2024 ,3 (23):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