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827941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PICC专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12 人次已浏览

    周晓倩,王芬,李素云,刘芳丽,曲莲莲,熊啸

    目的  构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为评价 PICC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函询法对 18 名静脉治疗领域专家进行 2 轮专家咨询,确定 PICC 专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结果  对 18 名专家进行 2 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00%;第 2 轮专家权威系数为 0.94,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 Kendall 协调系数 W 分别为 0.388、0.257 和 0.159(均 P<0.001),构建的 PICC 专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包括 4 项一级指标(健康评估、专业技能操作、临床护理和教学科研),共 11 项二级指标(病史采集、穿刺部位及导管的选择、职业防护、专科护理操作技术、PICC 静脉安全评估与管理、急救护理技能、健康指导、教育咨询、沟通协作、教学指导、护理科研应用与专业发展),和 47 项三级指标。第 2 轮指标重要性 4.56~5.00 分、可观察性 4.50~4.94 分和反映对应的核心胜任力 4.61~5.00 分。结论  该研究形成的 PICC 专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可为评价 PICC 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133 ) 2024 ,12 (23): 41-48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构建35 人次已浏览

    钱颖吉,唐红,王丽婷,程红岩,尤莉,李莉,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为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照顾者的营养照护水平以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照顾者技能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检索和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预调查,确定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9和0.910,变异系数分别为0.035~0.162和0.025~0.078,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0.205~0.276和0.278~0.364(P<0.01),2轮专家函询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31~4.95分、4.55~4.96分。构建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经口营养照护知识、经口营养照护态度、经口营养照护技能、照顾者自身素质、照顾者管理自身情绪和家庭及社会资源管理等6个一级指标,共38个二级指标,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系数均<0.05。结论 构建的PSD经口进食患者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护理人员对照顾者的营养照护能力评价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48 ) 2024 ,11 (23): 16-23

  •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8 人次已浏览

    徐筱璐;徐翠荣;郝天天;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健康生态学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构建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3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结果 第2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82,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16、0.267、0.312(P<0.001)。满分比范围为0.23~0.97,变异系数值范围为0.037~0.188,重要性赋值均数范围为4.10~4.97,标准差范围为0.18~0.78。最终形成的健康生态学视角下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患者个体、社会支持、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经济学4个一级指标;症状和体征、心功能、检验指标、心理状态、健康行为、其他相关指标、领悟(主观)社会支持、实际(客观)社会支持、支持可利用度、健康管理团队、信息平台、管理质量、实际经济状况、实际支出费用等14个二级指标以及血压、心率、呼吸等43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健康生态学视角下慢性心力衰竭健康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能为临床医护人员优化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101 ) 2023 ,9 (22): 57-65

  • 助产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的构建59 人次已浏览

    申旭倩;高玉芳;宋蕾;袁美玲;杨瑞;纪姿彤;王龙龙;

    目的 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助产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建设。方法 以建构主义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条目的筛选。结果 选取从事助产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27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和74.07%,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和0.297(均P<0.001),构建了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科学、可靠的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可为助产方向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遴选及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 PDF 1.0 KB ] ( 105 ) 2023 ,7 (22): 66-75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3 人次已浏览

    吴玲玲;王雪梅;

    目的 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质量管理者及其护理人员客观评价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4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888,2轮Kendall’s W系数均>0.70(P<0.05)。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延续护理的延续性信息平台建设、延续性护理知识获取、人员配备、管理方案的延续、医患关系的延续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健康教育、随访、依从性、满意度、临床结局等,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37 ) 2023 ,3 (22): 40-45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6 人次已浏览

    詹昱新;喻姣花;王莹;李素云;陈怿;汪颖越;刘云访;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住院患者术前与术后护理质量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提升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检索国内外文献,整合临床实践和患者个体需求,分析本院3年内护理质量情况,形成指标条目池。应用德尔菲法对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问卷咨询回收率均为100.00%,权威系数为0.907和0.904,判断系数为0.964和0.969,熟悉系数为0.850和0.839,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0和0.300。最终构建的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即结构、过程和结果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住院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为住院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质量监测与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摘要[ PDF 1.0 KB ] ( 74 ) 2023 ,2 (22): 10-15

  • 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149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杨云英;钟盈;刘圆圆;李娜;谭运娟;邓丽君;陈淑芳;黄玉娟;叶思欣;陈利芬;

    目的构建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检索、理论复习、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相应指标。结果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由临床护理能力(18个条目)、沟通协调能力(5个条目)、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条目)、心理特质(7个条目)及职业发展能力(6个条目)5个维度构成。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2;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专家咨询后变异系数为0.05~0.16,协调系数为0.58和0.92,P<0.05。结论本研究制订的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可操作性强,可为科学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41 ) 2019 ,12 (18): 59-64

  • 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19 人次已浏览

    赵诗雨,高兴莲,张琳娟,马琼,王曾妍,余文静,胡娟娟,沈剑辉

    目的 构建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比较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手术室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5.00%与100.00%,权威系数为0.895与0.905,协调系数为0.233与0.244。最终构建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在内的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后手术室手术开台成功率、首台手术准点率、手术间利用率和手术收费明细准确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 构建的手术室信息化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手术室管理质量向科学、规范化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PDF 0.0 KB ] ( 108 ) 2022 ,5 (21): 47-53

  • 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Meta整合173 人次已浏览

    郭娟,刘珊珊,陈玉珍,蒋艳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应急护士的选拔、考核和培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与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有关的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分析结果。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4月15日。专家意见类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意见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访谈类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其中国外文献14篇,国内文献14篇,筛选整合出3个维度(灾难前—应急准备、灾难时—应急响应、灾难后—恢复重建)共计44条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结论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灾难前—应急准备;灾难时—应急响应;灾难后—恢复重建。护士应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应得到重视,可将其纳入护士应急教育、考核和选拔中,以提高我国护士的应急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02 ) 2021 ,10 (20): 70-78

  • 基于三维质量模型构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36 人次已浏览

    詹昱新,李素云,喻姣花,欧阳燕,陈婷,褚婕

    目的构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和可量化的标准。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结合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两轮专家问卷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6和0.892,判断系数分别为0.934和0.952,熟悉程度系数分别为0.817和0.83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2和0.145。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即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81项。结论构建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可靠的评价标准。

    摘要[ PDF 0.0 KB ] ( 210 ) 2021 ,5 (20): 1-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