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知伴侣回应对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自我表露和婚姻调适的影响研究148 人次已浏览
黎东梅;罗山泉;李凯旋;刘利;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考察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对双方自我表露及婚姻调适的影响,为提高乳腺癌患者夫妇的婚姻调适,制定基于夫妻二元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在西安市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34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伴侣回应量表(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scale,PPRS)、痛苦表露指数(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及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量表(Locke-Wollance marital adjustment scale,LWMAS)进行调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夫妇在感知伴侣回应、自我表露和婚姻调适中的差异性;采用Mplus 8.0建立APIM模型,并用Bootstrap置信区间评估法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 共有291对患者夫妇完成研究。患者的自我表露(t=4.877,P<0.001)及婚姻调适(t=2.107,P=0.036)高于其配偶,两者间的感知伴侣回应无差异(t=-1.235,P=0.217);APIM模型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中,患者及其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均能够正向预测自身的自我表露(β=0.306,β=0.245,P<0.001)及婚姻调适(β=0.322,β=0.332,均P<0.001);在客体效应中,患者的感知伴侣回应可正向预测配偶的婚姻调适(β=0.258,P<0.001),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对患者的自我表露及婚姻调适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0.243,β=0.412,均P<0.001);中介效应显示,患者及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可借由患者的自我表露影响其婚姻调适[患者效应量=0.055,P=0.006,CI(0.022,0.1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8%;配偶效应量=0.047,P=0.009,CI(0.020,0.09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27%];配偶感知伴侣回应可以通过自身自我表露影响其自身婚姻调适[效应量=0.069,P=0.007,CI(0.029,0.1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29%]。结论 乳腺癌夫妇的婚姻调适、自我表露与双方的感知伴侣回应密切相关,因此相关干预方案应基于提升夫妻感知伴侣回应的视角制订。
摘要[ PDF 1.0 KB ] ( 49 ) 2023 ,4 (22): 1-8
-
老年痴呆病人配偶个人掌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63 人次已浏览
曹青霞;罗尧岳;李亚敏;肖敏芬;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病人配偶个人掌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制定针对性服务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88名老年痴呆病人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掌控感量表(personal mastery scale,PM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e scale,PSSS)、自制老年痴呆疾病知识与护理知识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88名老年痴呆病人配偶均完成研究。PMS得分(15.88±3.7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MS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老年痴呆疾病知识与护理技能知识总分呈正相关(r=0.647,0.584,均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配偶身体状况、病人痴呆程度、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老年痴呆疾病知识与护理技能知识总分是老年痴呆病人配偶个人掌控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痴呆病人配偶个人掌控感水平较低,医疗机构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服务策略,提高其个人掌控感水平,以便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照护质量与配偶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64 ) 2023 ,2 (22): 16-21
-
癌症手术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372 人次已浏览
张越洋;孙璐瑶;吕冬森;李静;王盎然;李琼;
目的 分析癌症手术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体验,为癌症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诊为癌症并采取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二元应对体验进行3个月个案纵向追踪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8个主题即:诊断期应激反应强烈、独自应对压力、一致的求医态度;围手术期应对能力不足、相处关系的改变;居家康复期疾病信息缺乏、沟通技巧欠缺、创伤后共同成长。结论 癌症手术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体验呈现阶段性不同的特征,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二元应对体验给予针对性护理,以促进癌症患者及其配偶共同身心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115 ) 2024 ,2 (23): 34-39
-
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64 人次已浏览
王燕,赵慧,王荃,王萍,孙梅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配偶21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partner,FoP-Q-SF/P)及家庭坚韧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6.68±8.16)分,家庭坚韧性得分为(40.86±6.35)分,其恐惧疾病进展与家庭坚韧性呈负相关(r=-0.871,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累计照顾时间、家庭坚韧性是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较高。需重视乳腺癌患者配偶的年龄、照顾时间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可通过提升乳腺癌患者配偶家庭坚韧性,以降低其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159 ) 2021 ,5 (20): 10-16
-
配偶陪同下乳腺癌患者疾病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537 人次已浏览
史根芽,蔡英杰,刘宇,史铁英
目的了解配偶陪同下乳腺癌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配偶陪同下乳腺癌患者疾病应对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自身坚强面对、夫妻共同与回避应对、夫妻亲密关系增强和患者感知配偶双刃剑作用。结论配偶陪同下,乳腺癌患者疾病应对体验呈多样性,且应对方式较为积极。应鼓励乳腺癌患者配偶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陪伴其左右,增强夫妻间亲密关系,提升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希望水平,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84 ) 2021 ,2 (20): 52-57
-
二胎产妇配偶育儿胜任感与知觉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94 人次已浏览
林翠萍,刘德佩,董莉,张月霞,戎飞玲
目的探讨二胎产妇配偶育儿胜任感与知觉压力状况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249名产后1周以内的二胎产妇的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C-PSOC)和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配偶的育儿胜任感及其知觉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二胎产妇配偶的育儿胜任感得分(63.39±4.84)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知觉压力得分(30.73±4.31)分,处于较大压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二胎性别差异是二胎产妇配偶育儿胜任感及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文化程度为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年龄为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二胎产妇配偶的在育儿过程中具备了基本的效能与能力,但其知觉压力较大。根据其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给予相关育儿知识技能的指导,并给予正确的性别观念引导,以便提高其育儿胜任感与降低其知觉压力。
摘要[ PDF 0.0 KB ] ( 178 ) 2020 ,10 (19): 7-13
-
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434 人次已浏览
庞晨晨,陈素娟,李瑞玲,侯梦晓,王昊,冯英璞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中青年脑卒中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的照顾感受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压力负荷多维(身心疲惫、对于疾病预后的担忧、对于回归社会的担忧、经济压力);对生活的影响(角色冲突、生活满意度下降);应对态度不同(创伤后成长、无奈接受适应生活的转变);社会支持需求迫切(渴望同伴支持、期待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结论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在照顾过程承担较大的身心压力,表现为应对态度不同,而且社会支持需求较为迫切。护理人员应关注配偶照顾者的内心感受,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照顾患者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156 ) 2020 ,5 (19): 7-13
-
二元应对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影响448 人次已浏览
杨金丽 张中宇 李新雨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136对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对和试验组67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二元应对干预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及其配偶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的压力沟通、情感支持、合作问题、授权应对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元应对干预提高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其配偶的应对能力与家庭功能状况,为维护夫妻间长期、良好的照护关系提供帮助。
摘要[ PDF 6124.0 KB ] ( 248 ) 2019 ,9 (18): 27-33
-
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述情障碍及成人依恋现状及其相关性450 人次已浏览
杨凤 王彩霞 陈圆圆 王硕
目的了解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述情障碍及成人依恋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对128名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述情障碍得分为(57.32±12.15)分;依恋焦虑维度(69.74±14.58)分,依恋回避维度(48.22±13.29)分。依恋焦虑维度及依恋回避维度与述情障碍均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可解释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述情障碍得分的18.9%的变异。结论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述情障碍处于临界状态,依恋焦虑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依恋回避处于偏低水平。护理人员可从关注中青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配偶成人依恋水平入手,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其述情障碍。
摘要[ PDF 4655.0 KB ] ( 226 ) 2019 ,9 (18): 7-12
-
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需求评估量表编制及信度、效度的评价528 人次已浏览
万永慧 方鹏骞 邱艳茹 刘甜 沈月
目的编制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需求评估量表,并检测其信度和效度,以便更好地评估乳腺癌患者配偶的需求。方法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形成"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需求评估量表"的初始量表,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169名乳腺癌患者配偶进行调查,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均发出15份咨询表,收回15份,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Cr均为0.877。通过克伦巴赫a系数、相关分析、项目区分度、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后,最终形成了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个维度的23个条目的量表,量表总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99;提取特征值>1的全部5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8.317%;量表总体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31,各维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684~0.925;量表总体的分半信度为0.877,各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669~0.883。结论本研究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编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需求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配偶的需求。
摘要[ PDF 5885.0 KB ] ( 248 ) 2019 ,8 (18):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