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循证护理实践99 人次已浏览
胡梦阳;黄海燕;吴小杰;尤婷;吴为;李菠;郝彬;米元元;
目的 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结合临床情景分析和专业判断,按照审查指标的可操作、可测量、可理解原则,制定11条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基线审查,依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构建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变革策略并实施;选取2022年9月—12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72例住院患者及所在科室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9月—10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前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常规护理方法),2022年11月—12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后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循证护理实践)。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及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研究。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从(4.94±1.66)分降至(4.14±1.68)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治疗知识问卷得分从(49.17±9.38)分提升至(82.17±10.56)分;循证护理实践前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0~80.00%范围,循证护理实践后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96.67%~100.00%,循证护理实践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可降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提高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457 ) 2023 ,12 (22): 1-8
-
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的现状及特征的调查分析552 人次已浏览
陈晓艳 卢丽华 曹玲 张晓梅 吴小波 李静逸 陆凤英 吴娟
目的了解神经重症监护室身体约束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患者约束的患者自身因素,为规范临床护士身体约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8月至11月对本院神经内外科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患者中103例受到身体约束,神经监护室总体身体约束率为80.5%,以双上肢约束为主(73.8%),护士约束理由以预防患者意外拔管为主(4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科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高、住院时间越长和有高危管道的患者接受身体约束可能性更高。结论神经重症监护室约束使用率较高,ICU护士需对入科患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进行早期科学评估和决策,以促进约束的合理使用。
摘要[ PDF 3928.0 KB ] ( 284 ) 2019 ,9 (18): 22-26
-
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负性情绪与失眠现状及其相关性526 人次已浏览
赖敏华 黄惠根 谢永标 冯晓玲 张积慧 唐毅 崔虹 李立华 章华双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负性情绪与失眠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广州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3个重症监护病房146名ICU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ICU护士的负性情绪,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调查ICU护士的失眠状况,分析ICU护士焦虑、抑郁与失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CU护士中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5%和52.1%,失眠检出率为43.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抑郁水平与其失眠得分显正相关性(r=0.170,P<0.05);其焦虑得分与失眠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综合医院ICU护士的焦虑、抑郁、失眠的阳性率较高,抑郁水平对ICU护士的睡眠有影响,需重视ICU护士的睡眠质量,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提供综合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维护和促进ICU护士心身健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 PDF 3675.0 KB ] ( 281 ) 2018 ,11 (17): 19-22
-
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583 人次已浏览
李鑫 王玉梅 熊莉娟 黄海燕
目的评价早期活动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为护理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INAHL、PubMed、EMBASE、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有关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随机对照试验,经逐层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涉及130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3.86,95%CI(-6.20,-1.52),P=0.001];缩短ICU住院时间[MD=-4.20,95%CI(-7.56,-0.83),P=0.01];缩短总住院时间[MD=-5.25,95%CI(-9.13,-1.37),P=0.008];缩短首次离床时间[MD=-8.72,95%CI=(-13.42,-4.02),P<0.001]等;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OR=0.28,95%CI (0.14,0.53),P<0.001]。结论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不仅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对降低VAP发生率也具有有效作用,可以应用于临床。
摘要[ PDF 5828.0 KB ] ( 257 ) 2018 ,10 (17): 34-41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635 人次已浏览
邢焕民 于思淼 吕冬梅 范宇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术后发生谵妄(post-operation delirium,POD)危险因素。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关于外科手术后ICU患者发生POD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篇,其中外文10篇、中文4篇,共纳入56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肾功能损伤、机械通气、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射血分数<50%、急诊手术是术后ICU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史、性别,合并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患者术后发生POD危险因素较多,其中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和脑卒中等8项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治疗和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ICU术后患者POD的发生。
摘要[ PDF 6398.0 KB ] ( 300 ) 2018 ,1 (17): 1-9
-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大便失禁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状况及其危险因素881 人次已浏览
尚燕春 乔红梅 谢莲柢
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edical intesive care unit,MICU)大便失禁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MICU 141例大便失禁患者发生IAD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MICU大便失禁患者IAD的发生率为43.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患者发生IAD的因素包括大便次数、年龄、体温、抗生素使用天数(均P<0.05)。结论 MICU大便失禁患者IAD发生率高,大便次数多、年龄大、体温升高和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是发生IAD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早期识别大便失禁患者的高危风险因素,综合考虑,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患者IAD的发生。
摘要[ PDF 3338.0 KB ] ( 252 ) 2017 ,12 (16): 10-13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体验的质性研究566 人次已浏览
王小玲 卢惠娟 戴垚王 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间交接班的体验,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19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班体验归纳为6个主题:交班重要性的认同度高,交班程序缺乏标准化流程,交班内容不全面,交班时频繁被打断,遗漏部分交班息、重复部分交班信息。结论交班作为重要环节,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护理管理者进一步规范统一交班流程,加强患者专科体检及阳性结果的交班培训,以便提高交班的质量。
摘要[ PDF 4335.0 KB ] ( 260 ) 2017 ,7 (16): 50-54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体验的质性研究767 人次已浏览
王小玲 卢惠娟 戴垚 王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间交接班的体验,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接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19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交班体验归纳为6个主题:交班重要性的认同度高,交班程序缺乏标准化流程,交班内容不全面,交班时频繁被打断,遗漏部分交班息、重复部分交班信息。结论交班作为重要环节,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护理管理者进一步规范统一交班流程,加强患者专科体检及阳性结果的交班培训,以便提高交班的质量。
摘要[ PDF 4335.0 KB ] ( 252 ) 2017 ,7 (16): 50-54
-
早期康复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944 人次已浏览
摘要[ PDF 882.0 KB ] ( 268 ) 2016 ,2 (15): 66-70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1413 人次已浏览
吴奇云;蒋玲;冯世萍
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重症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已不仅仅局限于减轻病痛,提高生存率,而是拓展到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促进其身心全面康复。然而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因管路繁多,各种生命支持和监护设备的使用等处于长期卧床休息状态,这些往往会导致患者心理焦虑、皮肤损伤、肺部感染、关节挛缩、胰岛素抵抗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等[1]。文
摘要[ PDF 683.0 KB ] ( 340 ) 2015 ,12 (14):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