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淋巴水肿非药物预防措施的最佳证据总结146 人次已浏览
吴言;杜琼靓;王佳;刘畅;伊焕英;蒙莉萍;郭洪花;
目的 评价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淋巴水肿非药物预防措施的最佳证据,为临床预防下肢淋巴水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肿瘤学护理学会(Oncology Nursing Society,ONS),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医脉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美国肿瘤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澳大利亚癌症协会(Cancer Australia,CA),国际淋巴水肿网站(National Lymphedema Network,NLN),苏格兰校际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淋巴水肿支持网络(Lymphedema Support Network,LSN),国际淋巴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ymphology,ISL),国际癌症护理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urses In Cancer Care),安大略省淋巴水肿协会(Lymphedema Association of Ontario),淋巴水肿联盟(Lymphoedema Unit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OVID,Embase,CINAHL,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淋巴水肿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相关证据并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临床决策、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进行质量评价,4名研究者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由2名研究者进行资料提取以及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3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汇总了预防时机、评估要素、一般自我护理、皮肤护理、手法淋巴引流、压力疗法、运动、健康教育8个方面共32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预防策略提供实证依据,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情况、患者意愿、资源配置等情况应用最佳证据,从而降低下肢淋巴水肿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03 ) 2025 ,2 (24): 10-22
-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49 人次已浏览
王大元;姚翠;赵云;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分别在术后在1个月和3个月评估患者肛门功能,于干预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自我护理能力者、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2.1±2.4)分vs.(13.9±2.2)分,t=-3.987,P<0.001;术后3个月:(5.8±1.4)分vs(7.3±1.7)分,t=-4.912,P<0.001]。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值及希望水平总分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3.5)分vs(12.3±1.6)分,t=26.796,P<0.001],[(7.4±0.3)分vs(2.0±0.4)分,t=77.881,P<0.001]。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70 ) 2024 ,8 (23): 56-62
-
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实践109 人次已浏览
王文静;王宁;林红;郭远;林静;李冬妮;
目的 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指南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估证据实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临床循证医学数据库、护理循证数据库、临床问题循证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UpToDate,Embase,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和临床实践指南网站,获取最佳指南证据,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理论框架,结合临床情景,筛选出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佳证据,并制定循证护理实践方案,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重症监护室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鼻肠管的使用率。结果 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基线审查时的4.88%~68.42%提高到证据应用后的82.00%~100%,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由实践循证护理前的21.67‰下降为之后的2.76‰,鼻肠管的使用率由实施前的12.20%上升为之后的4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士的护理操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摘要[ PDF 1.0 KB ] ( 200 ) 2023 ,9 (22): 78-84
-
“四体系一平台”护理管理模式在预防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158 人次已浏览
高明榕;薛卫华;唐宇君;申贵江;成守珍;
目的 探讨“四体系一平台”护理管理模式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的效果,降低CLABSI发生率。方法 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本院4个外科ICU病区收治的5 9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 852例患者设为实施前组,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 116例患者设为实施后组。实施前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后组应用“四体系一平台”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生率,实施前后护士输液附加装置更换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两组患者置管最大无菌屏障合格率、皮肤消毒合格率。结果 应用“四体系一平台”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CLABSI率由1.96‰(29/14 765)降至0.97‰(17/17 4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04,P=0.019);护士输液附加装置更换合格率(92.86%v 99.73%,χ2=264.498,P<0.001)、手卫生方法正确率(99.02%v 99.73%,χ2=32.342,P<0.001)、手卫生依从性(99.18%v 99.49%,χ2=5.664,P=0.019)、最大无菌屏障合格率(95.93%v 99.69%,χ2=10.399,P=0.002)、皮肤消毒合格率(93.61%v 98.80%,χ2=67.630,P<0.001)均较实施前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体系一平台”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ICU护士在导管维护时的规范性、有效性和依从性,降低ICU患者CLABSI率。
摘要[ PDF 1.0 KB ] ( 72 ) 2023 ,9 (22): 25-30
-
老年危重患者早期活动预防谵妄的最佳证据总结86 人次已浏览
姜云龙;黄昉芳;卫建华;翁峰霞;桑明;
目的 总结早期活动在预防老年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早期活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及指南网与在早期活动预防老年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总结。结果 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包括系统评价3篇、指南2篇及专家共识,循证实践、原始研究、类试验研究各1篇。通过对证据的汇总,最终分别从组建早期活动协作团队、早期活动与谵妄预防知识宣教、谵妄评估、早期活动评估、早期活动开始时间、早期活动内容与方式、早期活动终止标准、早期活动应急预案7个方面形成了33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早期活动对预防老年危重患者谵妄发生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针对性地选择证据并制订与实施科学和有效的早期活动方案,以减少老年危重患者谵妄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64 ) 2023 ,8 (22): 76-82
-
握力球手部锻炼预防PICC患者置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70 人次已浏览
吕源;李纳新;张世斌;
目的 探讨握力球手部锻炼用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置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行PICC置管治疗的105例肝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法中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疗护理,n=52)与观察组(静疗护理+握力球手部锻炼干预,n=53),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侧上肢血液循环、手部锻炼依从性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4 w,观察组患者腋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置管4 w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CC置管患者握力球手部锻炼可改善置管侧上肢血液循环,提高手部锻炼依从性,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PDF 1.0 KB ] ( 40 ) 2023 ,5 (22): 37-42
-
多学科协作动态容量管理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效果分析67 人次已浏览
俞剑东;郁艳梅;陈丽华;雷晓玲;
目的 将多学科动态容量管理策略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区一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病区二的6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的动态容量管理。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限钠饮食行为、心功能、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低钠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限钠饮食行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多学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容量管理可提高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从而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摘要[ PDF 1.0 KB ] ( 52 ) 2023 ,3 (22): 15-20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95 人次已浏览
刘京;朱蓓;魏青;阎蕾;陈圣枝;尹文静;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预防及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循证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指南库、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医脉通、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肛肠协会网站(Association of Coloproctolog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ACPGBI)、美国结直肠外科医生协会网站(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ASCRS)、英国胃肠病学会网站(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BSG)、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LARS预防及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2名研究者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等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6篇、分析性横断面研究1篇,最终总结出关于LARS的评估、预防、药物控制、多模式治疗和居家自护与观察5个方面的17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LARS的预防及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实践提供循证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97 ) 2023 ,2 (22): 77-84
-
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审查结果及策略分析71 人次已浏览
蒋书娣;彭顺仙;施绮云;孙国珍;夏丽霞;顾则娟;
目的 基于循证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y,MARSI)预防的最佳证据,进行基线审查后分析其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及对策。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行业标准、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整合最佳证据;结合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审查指标,基于基线审查结果分析潜在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制订实践变革策略。结果 共纳入5篇指南、2篇证据总结、2篇行业标准和6篇专家共识,总结出12条最佳证据,并制定12条审查指标。基线审查结果显示,9条审查指标达标率(0~33.3%)未达到审查标准。制定实践变革策略对全科护士开展MARSI预防专题培训,宣教患者/家属MARSI相关知识;早会提问、现场抽查观察护士MARSI预防掌握和执行情况;移动护理车配备抗过敏IV 3000透明敷料、皮肤保护屏障3M液体敷料;在原有流程标准中,增加基于循证的MARSI风险评估及预防内容,并作为日常专科质量控制敏感指标。结论 基于循证的输液港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方案,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建议结合临床情景及资源,考虑纳入肿瘤科输液港日常规范化维护流程。
摘要[ PDF 1.0 KB ] ( 63 ) 2023 ,2 (22): 52-59
-
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663 人次已浏览
宣泽慧;牛意柔;周黎雪;肖倩;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遵照“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专家推荐、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整合。结果 共纳入33篇研究,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5篇、专家共识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9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涉及误吸风险评估、气道管理、口腔卫生管理、体位管理、肠内营养管理、药物管理与干预、拔管后误吸的预防、误吸的诊断与处理、误吸培训与团队管理9个方面,共36条证据。结论 该证据总结可为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误吸的预防及管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促进ICU误吸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摘要[ PDF 1.0 KB ] ( 964 ) 2024 ,6 (23): 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