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352082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1010 人次已浏览

    张宗红; 彭小燕; 李文英;

    目的探讨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福利院收治的留置鼻胃管的68例脑瘫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例(17.6%)患儿发生鼻部压疮,其中Ⅰ期压疮10例(14.7%),Ⅱ期压疮2例(2.9%);发生鼻部压疮的主要原因包括胃管固定方法不当(66.7%),局部长期潮湿(16.7%),护理人员关注不足(8.3%);胃管选择不当(8.3%)。结论留置鼻胃管脑瘫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胃管固定方法不当、局部长期潮湿、护理人员关注不足、胃管选择不当,应根据患儿鼻部压疮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多还原

    摘要[ PDF 577.0 KB ] ( 365 ) 2016 ,9 (15): 45-48

  •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1413 人次已浏览

    摘要[ PDF 894.0 KB ] ( 790 ) 2017 ,1 (16): 20-22

  • 侧卧位拉舌插鼻胃管法在老年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773 人次已浏览

    刘玉莲;罗庆;赖育芳;

    胃管置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之一,患者的配合是保证胃管置管成功的关键环节[1-2]。但对于意识障碍患者而言,由于其无法配合护理人员操作,且因吞咽反射功能减弱或存在舌后坠,导致插管难度增加,而这一现象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3-4]。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法对老年意识障碍者进行插管操作,其插管成功率低,往往需要反复插管,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为寻找更安全、有效、便捷的胃管置管方法,本研究依据人体解剖特点和临床经验,对老年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侧卧位拉舌插鼻胃管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意识障碍并需留置胃管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70.4±5.3)岁;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5]评分7~12分,平均(9.1±2.3)分。原发疾病:脑出血12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5岁,平均(71.2±6.

    摘要[ PDF 0.0 KB ] ( 303 ) 2015 ,5 (14): 54-56

  • 基于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胃癌患者鼻胃管减压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性184 人次已浏览

    高俊;王冬梅;谢小艳;杨茗兰;李建;

    目的 分析鼻胃管减压(nasogastric decompression,ND)与胃癌术后肺部感染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2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值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有鼻胃管减压组和无鼻胃管减压组进行1:1匹配。以肺部感染发生率为因变量,将鼻胃管减压情况及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共10个协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21例患者,其中鼻胃管减压127例及无鼻胃管减压94例。匹配后,鼻胃管减压组和无鼻胃管减压组,每组各75例,术后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12.0%(18/150),其中无鼻胃管减压组肺部感染发生率6.7%(5/75)低于鼻胃管减压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7.3%(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0,P=0.0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胃管减压是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鼻胃管减压发生肺部感染是无鼻胃管减压的3.160倍(OR=3.160,95%CI 1.220~8.200,P=0.018)。结论 鼻胃管减压与胃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不建议择期手术胃癌患者术后常规留置鼻胃管。

    摘要[ PDF 1.0 KB ] ( 107 ) 2023 ,9 (22):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