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92 人次已浏览
刘菲;侯芳;王霞;黄渝婷;朱晓萍;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5.69±4.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种数、疼痛病程不同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功能障碍指数、消极应对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R2=0.870,F=143.191,P<0.001)。结论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为中等水平,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对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有影响,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病程,加强心理干预,给予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使其积极应对,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疾病干预结局。
摘要[ PDF 1.0 KB ] ( 78 ) 2023 ,6 (22): 46-52
-
老年患者术前焦虑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89 人次已浏览
李宗艳;施雁;尹晓静;
摘要[ PDF 1.0 KB ] ( 50 ) 2023 ,3 (22): 78-84
-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下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质性研究1357 人次已浏览
张朋佳,韩鹏,姜金霞,凌之莹,邓珊,顾瑞莲
目的 探讨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下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真实感受,为提升急诊护士抗逆力及应对急救工作挑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了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5个主题:逆境掌控感、自我重塑、击穿惯性、具备反脆弱力和内心驱动力。结论 多种因素与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相关性,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急诊科护士的抗逆体验,提供多维度的支持策略,强化急诊团队变革型领导关系,提升急诊护士抗逆力,从而稳定急诊护理队伍。
摘要[ PDF 0.0 KB ] ( 646 ) 2023 ,1 (22): 47-51
-
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促进因素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98 人次已浏览
林琪,董芳辉,曾莉,薛翌蔚,俞群亚
目的 了解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为临床制订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即采用最大变异取样策略,选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院天数、不同病种等12名NICU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支持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包括积极的认知、坚定的信念、有效的应对等亚主题;外在支持因素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信息支持、同伴支持等亚主题。结论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呈现多样化,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家属的内部因素、外在支持等方面入手制定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摘要[ PDF 0.0 KB ] ( 131 ) 2021 ,12 (20): 21-27
-
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网+护理服务”现存问题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616 人次已浏览
王斌,居海岭,马佳佳,王莉,牛淑珍,施雁
目的了解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难点,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9月—11月上海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2家二级医院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5名、护理管理者8名、分管"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2名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主题一居家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所提供护理服务资源间存在矛盾;主题二"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主题三项目收费纳入医保成为迫切需求;主题四"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的安全问题。结论当前上海市试点医院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供需平衡、支付机制、管理机制、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应加快"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机制建设进程,合理配置优质护理资源,保障护患安全,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摘要[ PDF 0.0 KB ] ( 361 ) 2021 ,9 (20): 51-57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1 人次已浏览
杨欣,张健,姜金霞,孙晓,赵怡婷,曹心怡
目的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适用性较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循证证据整合和专家函询,确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STEMI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45个三级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88.89%(16/18)与94.44%(17/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2、0.844;协调系数分别为0.253和0.232(P<0.05);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0、0.980。结论构建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229 ) 2021 ,4 (20): 65-71
-
2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96 人次已浏览
李晓凤,朱晓萍,于晓丽,王金宁,徐娜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新行为量表、组织创新气氛量表对国内13个省市共2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5名护士创新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的因素。结果护士创新行为量表总分(28.35±5.88)分,组织创新气氛量表总分(151.63±27.32)分。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护士的学历及是否参与基金研究项目、发明专利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可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16.90%;控制一般资料后,组织创新气氛中的组织理念(β=0.236)、工作方式(β=0.264)、环境气氛(β=0.232)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共同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54.10%。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历较高、参与基金研究项目、有发明专利的护士,其创新行为较好;组织创新气氛中的组织理念、工作方式、环境气氛对护士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护士更多的支持和自主发挥空间,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气氛,以激发和促进护士创新行为。
摘要[ PDF 0.0 KB ] ( 185 ) 2021 ,4 (20): 8-14
-
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症状群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322 人次已浏览
李晓凤,朱晓萍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症状群分布及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期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症状群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诊断为乳腺癌并且在院化疗的218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了解乳腺癌患者症状群分布及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症状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不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得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主要存在神经-睡眠症状群、消化道-情绪症状群、感知-知觉症状群3个症状群,其中神经-睡眠症状群、消化道-情绪症状群较明显,而且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受各种症状的多重困扰,应根据其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给予针对性的干预,特别应注重心理弹性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患者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减轻症状群给患者带来的困扰。
摘要[ PDF 0.0 KB ] ( 189 ) 2020 ,11 (19): 7-12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临床安全信息化管理见闻与启示270 人次已浏览
孙晓,吴茜,宋瑞梅,施雁
<正>近年来,信息化平台在护理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逐步实现了跨区域、跨单位、跨部门之间有效资源整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提出[1],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摘要[ PDF 0.0 KB ] ( 117 ) 2020 ,10 (19): 81-84
-
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313 人次已浏览
付蓉蓉,许方蕾,朱晓萍
目的探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妇科、泌尿外科、老年科门诊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蒸汽热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I-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78 ) 2020 ,6 (19):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