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的应用922 人次已浏览
陈青林
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法在产儿科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产儿科50名医护人员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医护人员考核成绩。结果产科医护人员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后优于培训前。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专题培训,可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333 ) 2013 ,2 (12): 63-65
-
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中的应用1047 人次已浏览
目的 探讨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择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前(2014年7月至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223例患者(共透析17 617例次)设为对照组,选择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后(2015年1月至6月)配合进行血液透析的223例患者(共透析17 281例次)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 dialytic weight gain,IDWG)、IDWG/干体重比值(inter dialytic weight gain/dry weight ratio,IWGR%)指标及血液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IDWG、IWGR%、血液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IDWG、IWG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透析间期IDWG,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 PDF 929.0 KB ] ( 356 ) 2017 ,1 (16): 34-38
-
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症状群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292 人次已浏览
李晓凤,朱晓萍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症状群分布及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期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症状群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诊断为乳腺癌并且在院化疗的218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了解乳腺癌患者症状群分布及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症状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不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得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主要存在神经-睡眠症状群、消化道-情绪症状群、感知-知觉症状群3个症状群,其中神经-睡眠症状群、消化道-情绪症状群较明显,而且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乳腺癌化疗期患者受各种症状的多重困扰,应根据其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给予针对性的干预,特别应注重心理弹性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患者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减轻症状群给患者带来的困扰。
摘要[ PDF 0.0 KB ] ( 174 ) 2020 ,11 (19): 7-12
-
2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69 人次已浏览
李晓凤,朱晓萍,于晓丽,王金宁,徐娜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新行为量表、组织创新气氛量表对国内13个省市共2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5名护士创新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的因素。结果护士创新行为量表总分(28.35±5.88)分,组织创新气氛量表总分(151.63±27.32)分。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护士的学历及是否参与基金研究项目、发明专利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可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16.90%;控制一般资料后,组织创新气氛中的组织理念(β=0.236)、工作方式(β=0.264)、环境气氛(β=0.232)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共同解释创新行为总变异的54.10%。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历较高、参与基金研究项目、有发明专利的护士,其创新行为较好;组织创新气氛中的组织理念、工作方式、环境气氛对护士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护士更多的支持和自主发挥空间,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气氛,以激发和促进护士创新行为。
摘要[ PDF 0.0 KB ] ( 171 ) 2021 ,4 (20): 8-14
-
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需求及使用意愿现况研究539 人次已浏览
程康耀 吕伟波 张正旭 胥梓薇 王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的需求和使用意愿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及浙江省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的200例老年患者,采用糖尿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量表、自行设计的需求问卷和微信认知问卷对其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需求排名前3位分别是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79.0%)、浏览糖尿病相关资讯(59.5%)和咨询医生(39.5%);有83.0%的老年患者采用微信;超过半数(50.5%)知道可以通过其进行自我管理,但是仅32.5%采用过微信平台,其中以他人分享和医院获得为主。使用意愿条目均分为(3.6±1.1),总分(10.9±3.3),处于中上水平;其他因素中得分较高的是行为评价和感知威胁,最低为感知危险。不同文化程度和糖尿病类型其使用意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因素中除感知威胁与行为评价外,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4个维度评分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相关因素评分在个人月收入、糖尿病类型、病程、家族史、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是客观存在,需要引起重视。健康信息仍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需求,而且需求多样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微信平台已有所了解,但实践情况不佳,应在考虑其使用意愿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摘要[ PDF 6144.0 KB ] ( 198 ) 2019 ,10 (18): 12-18
-
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促进因素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68 人次已浏览
林琪,董芳辉,曾莉,薛翌蔚,俞群亚
目的 了解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为临床制订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即采用最大变异取样策略,选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院天数、不同病种等12名NICU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支持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包括积极的认知、坚定的信念、有效的应对等亚主题;外在支持因素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信息支持、同伴支持等亚主题。结论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呈现多样化,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家属的内部因素、外在支持等方面入手制定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摘要[ PDF 0.0 KB ] ( 113 ) 2021 ,12 (20): 21-27
-
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278 人次已浏览
付蓉蓉,许方蕾,朱晓萍
目的探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妇科、泌尿外科、老年科门诊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蒸汽热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I-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163 ) 2020 ,6 (19): 35-40
-
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505 人次已浏览
刘菲 朱晓萍 赵一琼 李晓悦 尹小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和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收集的资料采用C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珍视生命、活在当下,感恩,家庭关系的改善,积极应对。结论多种因素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可从脊髓损伤患者的内部因素(个体对当下生活、生命的重新认知)、外部因素(应对方式)及社会因素(亲属、医护、社会等的支持)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以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摘要[ PDF 4547.0 KB ] ( 257 ) 2018 ,8 (17): 37-41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63 人次已浏览
刘菲;侯芳;王霞;黄渝婷;朱晓萍;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6月至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5.69±4.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种数、疼痛病程不同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0.05),功能障碍指数、消极应对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R2=0.870,F=143.191,P<0.001)。结论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为中等水平,疼痛病程、自强性、乐观性、积极应对、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对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希望水平有影响,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病程,加强心理干预,给予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使其积极应对,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疾病干预结局。
摘要[ PDF 1.0 KB ] ( 57 ) 2023 ,6 (22): 46-52
-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下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质性研究1329 人次已浏览
张朋佳,韩鹏,姜金霞,凌之莹,邓珊,顾瑞莲
目的 探讨基于优势视角理论下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真实感受,为提升急诊护士抗逆力及应对急救工作挑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了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5个主题:逆境掌控感、自我重塑、击穿惯性、具备反脆弱力和内心驱动力。结论 多种因素与急诊科护士抗逆体验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相关性,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急诊科护士的抗逆体验,提供多维度的支持策略,强化急诊团队变革型领导关系,提升急诊护士抗逆力,从而稳定急诊护理队伍。
摘要[ PDF 0.0 KB ] ( 629 ) 2023 ,1 (22):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