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75 人次已浏览
韩广雪,胡晓双,刘金凤,徐秀莲,
摘要[ PDF 1.0 KB ] ( 248 ) 2024 ,11 (23): 73-78
-
基于健康体适能评价模型的抗阻运动在衰弱老年人中应用研究进展99 人次已浏览
胡重蝶;刘艳丽;刘小菲;罗姣;王鑫源;李洋洋;侯富文;
摘要[ PDF 1.0 KB ] ( 726 ) 2023 ,12 (22): 66-71
-
围产期婴儿父亲心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83 人次已浏览
周淑君;乔建红;刘娟;吕金;刘芮杉;
目的 系统整合婴儿父亲围产期心理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为制订相关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婴儿父亲围产期心理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使用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6个研究结果,归纳成9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围产期婴儿父亲面临多重情感体验、对生活的挑战及影响、心理健康相关的需求和支持、采取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结论 婴儿父亲在围产期经历了复杂的心理体验,存在多元化需求,医护人员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更多地关注围产期婴儿父亲相关的心理体验及需求,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摘要[ PDF 1.0 KB ] ( 49 ) 2023 ,5 (22): 64-71
-
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357 人次已浏览
薄纯圆;吕利明;郭淼;王琪;杨艳霞;
随着癌症患者生存率的逐渐提升,癌症自身及其治疗相关后遗症与不良反应逐渐显现。部分癌症患者出现记忆力、注意力及推理执行能力下降,信息加工和反应速度减慢等认知功能损害症状[1]。这种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相关治疗引起的一系列与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相关的认知障碍症状,称为“癌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cancer-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2]。
摘要[ PDF 1.0 KB ] ( 425 ) 2024 ,2 (23): 72-76
-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护生心理资本对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353 人次已浏览
秦玉婷,杨彬彬,李娜,葛洪霞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生心理资本对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1名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分(125.23±15.29)分,整体积极反应率为65.39%,心理资本总分为(114.09±12.22)分,处于较高水平;心理资本及各维度与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呈正相关(r=0.287~0.523,P<0.01),同时可解释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变异的20.50%,且韧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实习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水平中等,亟待提高,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但仍需加强培养,护理院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护理硕士实习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
摘要[ PDF 0.0 KB ] ( 104 ) 2022 ,12 (21): 46-51
-
心理灵活性在术后乳腺癌幸存者疾病感知和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457 人次已浏览
杨月波,张玉芳,李娜,禚玥,孟雯琪,张俊福
目的 了解疾病感知和心理灵活性对术后乳腺癌幸存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探讨心理灵活性在疾病感知和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240例术后乳腺癌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承诺行动问卷以及癌症复发恐惧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术后乳腺癌幸存者疾病感知、心理灵活性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21.0软件建立心理灵活性在疾病感知与癌症复发恐惧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用Bootstrap置信区间评估法验证其中介效应。结果 共有221例术后乳腺癌幸存者完成研究。术后乳腺癌幸存者的复发恐惧得分为(93.10±17.54)分,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r=0.614,P<0.01),与心理灵活性呈负相关(r=-0.562,P<0.01);疾病感知直接预测癌症复发恐惧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358,以乳腺癌术后幸存者心理灵活性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癌症复发恐惧的标准化效应值为0.337,疾病感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总效应值为0.69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49%。结论 疾病感知可直接影响癌症复发恐惧,也可通过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癌症复发恐惧。护理人员可通过减少术后乳腺癌幸存者的消极性疾病感知,提高心理灵活性,以减轻其癌症复发恐惧心理。
摘要[ PDF 0.0 KB ] ( 162 ) 2022 ,8 (21): 1-8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301 人次已浏览
鲍建丽,林翠霞,孔凡美,李杨,孙美红
目的系统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有关对分课堂教学应用于我国护理专业学生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性研究。对所得文献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进行严格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802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相比,对分课堂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加权均数差(weightmean difference,WMD)WMD=6.44,95%CI (4.64,8.23),P<0.00001]、操作成绩[WMD=3.86,95%CI (1.55, 6.16),P=0.001]、自主学习能力[WMD=4.84,95%CI (3.03,6.65),P <0.00001],能改善护生的学习态度[WMD=0.26,95%CI(0.07,0.45),P=0.006]。结论对分课堂教学能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能改善护生的学习态度。
摘要[ PDF 0.0 KB ] ( 168 ) 2020 ,5 (19): 65-70
-
ICU日记减轻患者家属ICU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484 人次已浏览
李洁 于君
<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承担着抢救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维持生存的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得到重视且飞速发展,ICU转出率不断提高[1],但由于ICU的密闭环境、各种有创性操作、机器报警及与医护人员沟通不足等现实问题的存在[2],致使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出现障碍,导致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的发生。这些障碍甚至可持续至患者转出ICU后,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后期康复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国
摘要[ PDF 2785.0 KB ] ( 294 ) 2019 ,4 (18): 62-65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衰弱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855 人次已浏览
孟焕宋洁孙彦平杨军王艳艳
:<正>衰弱是由多个生理系统累积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一组生物学症状,其本质为个体储备能力和抵御能力下降,最终导致个体脆性增加,对不良健康结局易感[1]。美国老年学会认为[2],衰弱能增加机体不良健康事件的风险,导致机体失能、谵妄甚至发生死亡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3],我国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现阶段农村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人,城市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61.99/10万人。
摘要[ PDF 4634.0 KB ] ( 240 ) 2017 ,9 (16): 69-73
-
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1390 人次已浏览
魏慧超牟善芳高兰赵蒙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人数持续增长。我国每年约有1502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人,年脑卒中死亡率达到(58142)/10万人口[2]。尽管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病人经紧急抢救后挽回生命,但致残率仍然高达86.5%,生活不能自理者约占43.2%[3]。大部分病人在医院进行紧急救护和初步治疗获得康复后回归家庭或社区功能继续恢
摘要[ PDF 4534.0 KB ] ( 266 ) 2017 ,4 (16):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