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220 人次已浏览
康佳,苏育敏,黄咏欣,曾静
目的了解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CIA患儿术后肠功能障碍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广东省某三甲专科医院新生儿外科住院的CIA患儿367例,根据肠功能障碍判断标准,将367例患儿分为肠功能障碍组192例(占52.3%)和非肠功能障碍组175例(占47.7%),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出生体重、闭锁类型、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为影响CIA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最终建立的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为0.727~0.835,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7.181,P=0.517。结论 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出生体重、闭锁类型、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是影响CIA术后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CIA术后患儿肠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可为医护人员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摘要[ PDF 0.0 KB ] ( 172 ) 2020 ,12 (19): 14-19
-
洁悠神喷剂治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484 人次已浏览
曾惠莉 曾志生 曾静
目的探讨洁悠神喷剂治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行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穿刺部位感染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穿刺部位采用碘伏消毒后用干纱布覆盖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后,使用洁悠神抗菌剂喷洒。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无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结论洁悠神喷剂治疗PICC穿刺部位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摘要[ PDF 2894.0 KB ] ( 217 ) 2018 ,6 (17): 80-82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护理1445 人次已浏览
周玉红陈英罗喜平赵春梅何秋苑
目的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去除术(novasure endometrial ablation,NovaSure)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4月对本院收治的211例异常子宫出血无生育要求患者行NovaSure,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术后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术后轻度腹痛124例,中、重度下腹痛7例;头晕、恶心1例,膀胱炎1例,经处理均恢复。随访:术后1个月治疗成功率98.0%。结论 NovaSure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一种新术式,手术效果好,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工作可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612 ) 2014 ,3 (13): 19-22
-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自理能力的影响1008 人次已浏览
汤勤丽李正梅张桂辉易爱文李亚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入院阶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DL训练,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6个月后ADL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前ADL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干预后ADL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干预前后ADL评分组内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 ADL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自理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322 ) 2014 ,10 (13): 15-17
-
健康管理对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1133 人次已浏览
姚叶珊李正梅谢琼邝炎波陈瑶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时间次序,将4433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217例,实验组2216例。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复查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管理可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产妇健康水平。
摘要[ PDF 0.0 KB ] ( 415 ) 2014 ,5 (13): 48-50
-
饮食及运动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850 人次已浏览
梁丽娟赵金利曾静
目的探讨饮食及运动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800例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饮食及运动等干预。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c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浓度。结果干预后患者TC、TG、LDL-C浓度低于干预前;HDL-C浓度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食及运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
摘要[ PDF 0.0 KB ] ( 288 ) 2014 ,5 (13): 54-56
-
不同部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不良反应比较1042 人次已浏览
林文璇张桂辉王馨吴婕翎姚晓敏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aemophilus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Act-Hib)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500例预防接种Act-Hib的2~8月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分别于大腿前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进行疫苗接种。比较两组婴幼儿接种后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婴幼儿局部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预防接种Act-Hib,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接种局部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在上臂三角肌注射。
摘要[ PDF 0.0 KB ] ( 319 ) 2013 ,4 (12): 19-21
-
子痫前期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变化的调查分析与对策888 人次已浏览
邹文霞温济英牛建民吕莉娟赵莉娜林小红陈桂英
目的调查子痫前期患者24h动态血压节律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40例子痫前期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观察血压水平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240例子痫前期患者中,轻度子痫前期121例,重度子痫前期119例,两组间的24h昼夜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护士可了解子痫前期患者不同血压变化曲线,科学监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减少诱发子痫的因素,从而保证母婴的安全。
摘要[ PDF 0.0 KB ] ( 360 ) 2013 ,6 (12): 9-11
-
术中间歇性气囊加压法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应用777 人次已浏览
苏润霞梁月娥吴永红彭嘉怡
目的探讨术中间歇性气囊加压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method,IPC)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行腹腔探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和膀胱截石位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IPC。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和第3d凝血功能指标;术前、手术后30min、术后第1d股静脉血流速度;术后3个月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发生DVT12例,观察组2例,两组比较,χ2=6.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和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 boplastin time,APTT)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d和第3d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0min和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F=1.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C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和预防下肢DVT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231 ) 2013 ,7 (12): 46-48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1342 人次已浏览
阮景周文姬张振路周立平黄晓睿舒小芳林华彬潘继红
目的探讨社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1名哮喘患儿及家长分为干预组52名和对照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和发放儿童哮喘知识宣教手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即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加入家庭哮喘应对行动计划的书写及行动目标的拟定。采用儿童照护者生活质量问卷(paediatric asthma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LQ)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父母PACQLQ得分的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儿父母PACQLQ总分、活动受限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哮喘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476 ) 2013 ,8 (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