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39627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预防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710 人次已浏览

    宋月云吴伟京贾明阳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预防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55例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55例住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h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min,2次/d,共治疗7d。比较术前和术后7d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值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提高结直肠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摘要[ PDF 1115.0 KB ] ( 305 ) 2017 ,5 (16): 43-46

  • 思维导图引导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患者液体摄入的影响638 人次已浏览

    余霞 王潘 刘凤芹 郑海燕 王少媚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液体摄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肾内血液净化中心72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每日液体摄入量、透析脱水量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值/干体重的比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每日液体摄入量、透析脱水量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值/干体重的比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出现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认知程度,提高其液体摄入依从性,控制透析期间体质量的增长,降低治疗过程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摘要[ PDF 4335.0 KB ] ( 263 ) 2017 ,6 (16): 44-49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侵入性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及对策963 人次已浏览

    翟云霞张丹芬贾琳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侵入性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感染特点,为制订预防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科室563例次留置侵入性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3例次留置侵入性导管中,发生导管感染106例次,发生率为18.8%。各管道感染发生率以尿管居高,发生率为24.5%;其次是硬膜外引流管,发生率为16.9%。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球菌。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侵入性操作感染危害性的认识,操作时遵守各种导管的护理操作规程和加强各种管道护理,对降低侵入性导管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 PDF 0.0 KB ] ( 341 ) 2014 ,6 (13): 12-14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训练中的应用1122 人次已浏览

    尹玉珊梁玮莹庄红花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伴有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伴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中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351 ) 2014 ,2 (13): 23-26

  • 护士对护士处方权的信念和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02 人次已浏览

    钟美云,凌冬兰,于红静,黎婉婷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士处方权的信念与态度,为医疗决策者制订相关政策、扩展护理服务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相关参考文献自制护士对护士处方权信念与态度量表对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工作3年以上的152名护士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52名护士对护士处方权信念与态度得分为(97.79±13.30)分;护士的护龄、职称以及是否为专科护士影响其对护士处方权的信念与态度(均P&lt;0.05);专科护士对护士处方权的信念与意向强于非专科护士(P&lt;0.05);98.03%护士认为护士应拥有部分药物的处方权;69.74%护士认为其申请资格应为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结论护士对护士处方权的信念与态度呈积极态度,建议护士处方权的申请资格应具备10年以上护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和全日制本科以上,并在实施的初始阶段可以协议或补充处方的形式先在专科护士中试行并逐步推广。

    摘要[ PDF 0.0 KB ] ( 155 ) 2020 ,9 (19): 19-25

  • 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视角下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激励需求的质性研究227 人次已浏览

    凌冬兰,许日娣,杨帅,肖霄,张小蝶,刘雪梅,钟润芳,于红静

    目的 深入了解基于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 theory, ERG)视角下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激励需求的真实感受,为制定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激励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2021年1月至3月,选取在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2名,基于ERG视角构建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11.0软件和运用直接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副主题,包括生存需求,体现在环境适应、角色转变;关系需求,体现在师生关系、护患关系、同伴关系;成长需求,体现在个人专业技能提升、未来职业规划、物质与精神奖励。结论 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激励需求来构建实习方案,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稳定护理人才队伍。

    摘要[ PDF 0.0 KB ] ( 107 ) 2022 ,6 (21): 47-53

  • 基于危险因素筛查的干预策略在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进展417 人次已浏览

    杨霞,于红静,潘泽林,于婷婷,覃湘君,吴文琤,陈利芬

    &lt;正&gt;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发展的、无法用危重症疾病以外的其他原因进行解释的、以广泛性肢体乏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据报道[2],重症监护病房ICU-AW的发生率在50%~100%,尤其是脓毒血症患者,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然而,目前仍无针对ICU-AW的有效药物治疗[3]。一旦临床出现ICU-AW,将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和致残率增加,

    摘要[ PDF 0.0 KB ] ( 75 ) 2021 ,11 (20): 63-68

  • 结构化健康教育提升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研究681 人次已浏览

    邓亚平,陈晓瑜,贺倩

    目的讨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对提升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6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共完成研究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5例。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提高了(17.9±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在年龄&gt;68岁、文化程度为中学的亚组中,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lt;0.05),而在其他亚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在交互作用分析中,结构化健康教育与年龄存在交互效应(P=0.008),结构化健康教育与文化程度不存在交互效应(P=0.23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而且其可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效果更好。

    摘要[ PDF 0.0 KB ] ( 348 ) 2021 ,9 (20): 69-7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