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理人员对现行护理质量考评评价的质性研究1085 人次已浏览
王静;施雁;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水平不仅能够衡量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果,同时也是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护理质量低下可直接增加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1-3]。而跌倒、用药错误、导管重置、用氧错误、输血不良反应等护理不良事件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死亡[4-5]。护理质量指标和评价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决定着护理行为的调整和患者的护理效果,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6-7]。如何科学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推动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建立适应国内国情的更科学、系统、先进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科学、规范、高效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进行了护理质量考评评价的质性研究,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本院25名临床专科护士和护士长,均为女性,年龄26~38岁,平均(32.25±2.75)岁。护龄:3~16年,平均(7.34±1.23)年。职称:主管护
摘要[ PDF 0.0 KB ] ( 359 ) 2013 ,1 (12): 7-9
-
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网+护理服务”现存问题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586 人次已浏览
王斌,居海岭,马佳佳,王莉,牛淑珍,施雁
目的了解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难点,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9月—11月上海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2家二级医院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5名、护理管理者8名、分管"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2名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主题一居家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所提供护理服务资源间存在矛盾;主题二"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主题三项目收费纳入医保成为迫切需求;主题四"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的安全问题。结论当前上海市试点医院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供需平衡、支付机制、管理机制、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应加快"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机制建设进程,合理配置优质护理资源,保障护患安全,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摘要[ PDF 0.0 KB ] ( 348 ) 2021 ,9 (20): 51-57
-
国外慢病延续性照护现状及启示501 人次已浏览
孙晓 杨开阳 施雁
<正>延续护理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护理,包括由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1]。国外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开始关注延续性照护模式的研究,比如出院计划模式(discharge planning)、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of care)、个案管理模式(case management)等。融入信息延续、关系延续、管理延
摘要[ PDF 4708.0 KB ] ( 264 ) 2018 ,4 (17): 72-76
-
老年患者术前焦虑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55 人次已浏览
李宗艳;施雁;尹晓静;
摘要[ PDF 1.0 KB ] ( 30 ) 2023 ,3 (22): 78-84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临床安全信息化管理见闻与启示244 人次已浏览
孙晓,吴茜,宋瑞梅,施雁
<正>近年来,信息化平台在护理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逐步实现了跨区域、跨单位、跨部门之间有效资源整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提出[1],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
摘要[ PDF 0.0 KB ] ( 105 ) 2020 ,10 (19):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