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现况、影响因素及对策167 人次已浏览
刘英;叶慧林;马容莉;陈晓红;王莉;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本院385例住院老年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根据住院老年共病患者是否肌少症将其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占比34.81%(134/385),其中男性肌少症占比53.73%(72/134),女性46.27%(62/1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06)、高衰弱评分(OR=2.827)、高Charlson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OR=1.507)是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ADL评分(OR=0.961)、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0.314)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占比较高,医护人员应关注高龄、低BMI、低ADL评分、高衰弱评分、高CCI评分患者,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延缓住院老年共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或发展。
摘要[ PDF 1.0 KB ] ( 92 ) 2024 ,6 (23): 16-21
-
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网+护理服务”现存问题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603 人次已浏览
王斌,居海岭,马佳佳,王莉,牛淑珍,施雁
目的了解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难点,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9月—11月上海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2家二级医院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5名、护理管理者8名、分管"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2名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主题一居家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所提供护理服务资源间存在矛盾;主题二"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主题三项目收费纳入医保成为迫切需求;主题四"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的安全问题。结论当前上海市试点医院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供需平衡、支付机制、管理机制、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应加快"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机制建设进程,合理配置优质护理资源,保障护患安全,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摘要[ PDF 0.0 KB ] ( 355 ) 2021 ,9 (20): 51-57
-
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312 人次已浏览
付莎莉,王莉,付阿丹,张娟,何婷,唐莎
目的探讨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管理模式。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法,选择本院内分泌二病区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内分泌一区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住院及出院后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试验组采用闭环式血糖智能管理平台进行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及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临床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血糖达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闭环式血糖智能住院-社区-家庭管理平台的应用,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实现住院-社区-家庭信息无缝对接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
摘要[ PDF 0.0 KB ] ( 202 ) 2020 ,5 (19): 60-65
-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591 人次已浏览
易兰 王莉 尹业莉 张冬雪 蔡吟 张雪玉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需行负压引流的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换药时观察组使用换药处置架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时间(20.5±2.3)min低于对照组的(28.6±2.6)min;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8.5±2.3)d较对照组(23.8±2.7)d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采用换药处置架,可缩短创面换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2641.0 KB ] ( 247 ) 2018 ,5 (17): 46-49
-
专用病员服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548 人次已浏览
韩玲 王蓓 王莉莉 王水
目的探讨专用病员服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4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胸部伤口加压包扎后穿着普通病员服,观察组患者术后常规胸部伤口加压包扎后穿自制的专用病员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皮瓣坏死发生率、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穿着专用病员服可降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并且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2740.0 KB ] ( 258 ) 2017 ,11 (16): 27-29
-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效果529 人次已浏览
王莉莉 王蓓 肇毅 伍焱 韩玲 安媛媛
目的评价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与效果,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9月在本院住院的乳腺癌切除术后首次化疗并且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得分≥5分和(或)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得分≥5分的患者共94例。将2016年4月至6月住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化疗期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将2016年7月至9月住院的4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进行测评后,根据结果界定患者的心理护理等级,并采取拟定的分级心理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分别在首次化疗前及第3、5、8次化疗时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和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化疗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抑郁与焦虑得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两者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焦虑及抑郁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或P<0.001)。结论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摘要[ PDF 960.0 KB ] ( 364 ) 2017 ,10 (16): 49-56
-
乳腺癌改良根治1期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891 人次已浏览
王莉莉,王蓓,韩玲,王钰
摘要[ PDF 847.0 KB ] ( 355 ) 2016 ,5 (15): 43-46
-
一体式肩托在头低脚高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902 人次已浏览
王莉; 张泽勇; 黄间崧; 尹知训;
目的探讨一体式肩托对降低头低脚高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肩痛和皮肤红润发生的作用。方法按病历卡号尾数的单双数,将在本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数)及实验组(双数),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及传统肩托放置方法;实验组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及自制一体式肩托,观察两组患者肩痛及肩部皮肤红润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肩痛及肩部皮肤红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体式肩托可以降低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患者肩痛的发生及颈肩部皮肤压红程度。
摘要[ PDF 708.0 KB ] ( 302 ) 2016 ,1 (15): 55-57
-
1.6%盐水加甲硝唑坐浴治疗急性白血病肛周感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78 人次已浏览
丁婷;王莉;姚晓丹;付阿丹
目的探讨1.6%盐水加甲硝唑坐浴对急性白血病合并肛周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10年6月~2014年12月对本科室收治的7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肛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采用抗菌素治疗基础上配合坐浴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时间20 min;观察组患者应用1.6%盐水加0.1%甲硝唑溶液坐浴治疗,每天3次,早晚各1次,大便后加强1次。比较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肛周感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白血病合并肛周感染患者应用1.6%盐水加甲硝唑溶液坐浴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其是一种经济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肛周感染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568.0 KB ] ( 283 ) 2015 ,12 (14): 33-35
-
视频教育对自我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影响1020 人次已浏览
王莉敏;缪燕;孔晓明;童丽春;
目前,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2010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9.7%[1],血糖控制良好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症状,胰岛素注射是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手段[2]。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和自身的原因,容易并发感染,大约30%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胰岛素注射患者因皮下注射引起的感染也逐渐增多[3-5]。保持手卫生是降低感染发生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相关研究发现[6],使用胰岛素患者消毒现状不容乐观,其手卫生行为和知识缺乏,因此加强患者手卫生知识和提高其手卫生行为可预防感染的发生。目前,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为主,其教育效果欠佳。操作视频可将抽象及难以表达的内容转变为直观而生动的画面,解决传统示教法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处理的难题[7]。本院自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操作视频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1例。入选标准:1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8];2患者日常独立注射胰岛
摘要[ PDF 718.0 KB ] ( 285 ) 2015 ,11 (14):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