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446227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084 人次已浏览

    陈晓玲;黄天雯;谭运娟;刘巧梨;桂自珍;

    专科护理质量是评价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评价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1]。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因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成为各临床专科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敏感性不高,过度偏重护理技术,不同专科的护理评价在临床护理中依然欠缺[2]。关于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订和研究也有零星的报道,但也不够系统。本研究以本院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一套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与传统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现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践情况报道如下。项目,项目编号为2011-872;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三届护理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为YH20150208。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55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评价其护理质量(为采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52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其护理质量。对照组,男324例,女233例,

    摘要[ PDF 674.0 KB ] ( 414 ) 2015 ,10 (14): 58-61

  •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质量700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肖萍张伟玲方丽璇黎小霞周惠兰

    目的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探讨骨科优质护理质量和服务示范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对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护理相关条款,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强化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组织全员培训;查找存在问题;以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方法和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服务。采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本科室A级评分从42.2%上升至50.0%,B级评分从17.2%下降至14.7%,C级评分从40.2%下降至35.3%;护理人员职责审核评分由92.0分提高到95.0分;患者满意度从91.8%提高到98.9%;护理人员满意度由92.5%提高到97.7%。结论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持续改进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能提高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而全面提高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

    摘要[ PDF 2984.0 KB ] ( 222 ) 2017 ,7 (16): 59-62

  • 健康教育视频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简764 人次已浏览

    邓丽君黎小霞肖萍彭小琼黄天雯王建儒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视频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科室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99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开入住不同病房。实验组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健康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康复护理技能掌握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疾病康复的效果。

    摘要[ PDF 3709.0 KB ] ( 288 ) 2017 ,9 (16): 47-50

  • 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775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 何翠环 肖燕 熊洁 张小燕

    目的 探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护士教学水平.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转正后第3年(毕业后第5年)的护士共68名,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36名,对照组护士32名.实验组培训形式采取护理部、病区、自我培训相结合,以举办带教技能学习班、规范教案书写、带教技能观摩、小组练习等方法进行培训;对照组培训形式采取病区平时培训及自我培训,以病区护士长指导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或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得分、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的护士或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综合性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及护士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 (9): 0-0

  • 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1084 人次已浏览

    黎小霞张伟玲肖萍黄天雯杨军林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要点。方法对26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实施矫形手术,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给予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疼痛管理及加强呼吸道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呼吸训练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平均为45.9%与52.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 in one second,FEV1)平均为43.8%与48.8%;肺功能有改善患者18例,占69.2%;术后10 d内2例患者发生血、气胸,3例患者发生轻、中度胸腔积液,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围手术期系统、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呼吸道管理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372 ) 2013 ,10 (12): 49-52

  • 骨肿瘤化疗患者连续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应用1099 人次已浏览

    向月肖萍尹军强许红璐黄天雯陈肃霜张伟玲

    目的探讨骨肿瘤首次化疗患者连续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依据,以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为临床依据,构建骨肿瘤首次化疗患者连续健康教育模式并运用于临床。结果连续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教育模式应用前,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健康教育模式能帮助患者学习疾病知识、处理化疗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378 ) 2013 ,12 (12): 58-60

  • 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067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彭莉谭运娟郝元涛苏永静张小燕邓石凤肖燕

    目的探讨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人模块(WHO quality of life-old,WHOQOL-OLD)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二级甲等医院的255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中等水平;患慢性病数目不同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领域(past,presentand future activities field,PP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脑血管疾病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社会参与领域(social participation field,SP)、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亲密关系领域(intimacy fiel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呈中等水平,患多种疾病、出院后需要照顾及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出院时护士应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计划,有意识指导患者增加自主性及社会参与性,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363 ) 2014 ,1 (13): 12-16

  • 规范化培训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1125 人次已浏览

    谭运娟黄天雯陈晓玲彭莉刘巧梨刘回芬桂自珍黄小芬钟盈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骨科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对骨科低年资护士实施疼痛护理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对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及疼痛护理工作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和疼痛护理工作均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疼痛知识,改善低年资护士对疼痛的态度并建立正确的疼痛管理行为。

    摘要[ PDF 0.0 KB ] ( 418 ) 2014 ,9 (13): 63-66

  • 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状况及其相关性408 人次已浏览

    张伟玲,蔡晓琳,黄天雯,秦振华

    目的 探讨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状况及其相关性,以便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在本院就诊的11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焦虑及睡眠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一步探讨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109例患者完成研究。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PSQI总分为(5.68±3.09)分,其中睡眠质量较好占72.48%,睡眠质量较差占27.52%;SAS总分为(44.29±6.89)分,其中正常占81.65%,轻度焦虑占15.60%,中度焦虑占2.75%。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SAS总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92,P<0.001)。在控制了患者年龄、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后SAS能解释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PSQI总分的33.5%。结论 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总体睡眠质量、焦虑评分较好,但仍然存在睡眠质量较差与轻中度焦虑患者;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可影响其睡眠质量,应针对原因改善患者焦虑不良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其睡眠质量的目的。

    摘要[ PDF 0.0 KB ] ( 109 ) 2022 ,5 (21): 9-14

  •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349 人次已浏览

    黄天雯,邓丽君,于学雅,刘圆圆,李娜,钟盈,陈利芬

    目的 构建并实践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本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临床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61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9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实施依据全日制本科护理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及职业发展能力各维度构建的临床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实习时间均为8w。比较两组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及理论与技能成绩的差异,同时了解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护理岗位胜任力总分及其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9、3.351、7.279、3.032和4.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护生职业发展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7,P=0.072)。观察组护生的理论与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可提升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及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

    摘要[ PDF 0.0 KB ] ( 162 ) 2022 ,2 (21): 30-3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