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35985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约束决策轮及等级在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2388 人次已浏览

    宋秀婵;徐红;萧佩多;宋娟丽;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患者家属不能陪护,因此身体约束被视为控制ICU患者躁动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保护性措施。研究表明[1],身体约束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临床对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患者身体约束不当或滥用约束时有发生。目前,临床主要是参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约束护理单》[2]对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患者进行评估后约束,但《约束护理单》涉及的内容并没有结合患者的行为、独立能力以及环境设施进行综合判断约束的必要性,往往出现约束不及时或过度约束情况。为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约束的安全性,2012年7月~2013年12月对本科室收治的留置管道并有拔管风险意识障碍的129例患者参照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Organizations,JCAHO)制订的《约束必要性等级技术评估临床指南》提出的ICU约束决策轮及等级[3],对危重意识障碍患者约束的必要性做出正确评估后采用约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摘要[ PDF 712.0 KB ] ( 339 ) 2015 ,10 (14): 33-36

  •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胜任特征模型1412 人次已浏览

    李建华黄惠根李小丹李鑫姜丹

    目的 构建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为急危重症临床护士的分配和甄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0名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进行访谈,比较不同绩效水平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表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筛选急危重症临床护士中最优的胜任特征要素,构建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 所构建的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共包括2项鉴别性胜任特征和9项基准性胜任特征,总的归类一致性为0.790,总的编码信度系数为0.882。结论所构建的急危重症临床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为建立基于胜任特征的急危重症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摘要[ PDF 4930.0 KB ] ( 265 ) 2017 ,4 (16): 1-6

  • 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的应用1439 人次已浏览

    罗桔珍;汤新颜

    目的观察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在治疗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对246例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给予CVVH治疗,并测定CVVH治疗前后患者血清K+、Na+、Cl-、肌酐和尿素氮的浓度。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K+、Na+、Cl-浓度明显升高,肌酐和尿素氮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危重症合并电解质紊乱患者采用CVVH治疗可纠正电解质紊乱,使受损的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得到恢复;精心的护理是治疗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59-60

  • 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实施2226 人次已浏览

    李芸;马晓华;李威;黄莉;彭粤铭

    目的总结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的实施方法和成效。方法成立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定期组织查房、会诊指导、制订工作指引,并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质控。结果建立和实施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1年多以来,小组共负责全院危重症专科以及疑难病例护理会诊53例;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达标率从93.28%上升到98.71%。结论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的建立和实施对解决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难题,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6 (9): 75-76

  • 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训练中的应用2115 人次已浏览

    黄燕梅 成守珍 高明榕 Huang Yanmei Cheng Shouzhen Gao Mingrong

    目的 探讨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新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知识的需求情况,应用理论-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对新护士实施培训.结果 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较培训前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了新护士的主体作用,使培训在时间和内容得以整合,相互贯通,护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摘要[ PDF 0.0 KB ] ( 0 ) 2010 ,10 (9): 0-0

  • SinmMan_综合模拟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866 人次已浏览

    张颖钒,许小明,王欢,张成剑

    摘要[ PDF 888.0 KB ] ( 286 ) 2016 ,5 (15): 55-59

  • 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927 人次已浏览

    许璧瑜; 钟雪丹;

    目的探讨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浴缸洗浴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比较两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昏厥、跌倒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洗浴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均P&lt;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降低危重症皮肤病患者离床洗浴过程疼痛、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摘要[ PDF 605.0 KB ] ( 265 ) 2016 ,9 (15): 40-44

  • 可视喉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324 人次已浏览

    陈瑞敏;周丽英;邓秀英;吴毅

    目的 了解可视喉镜在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经验.方法 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6.7%,插管时间(25.4&#177;3.1)s.结论 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可提高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做好气管插管前准备和插管配合对提高插管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 PDF 0.0 KB ] ( 347 ) 2015 ,1 (14): 31-32

  • 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浆置换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1113 人次已浏览

    刘兴玲;吴远军;吴勇;李惠森;刘艳;陈宝婵;吴月勤;辛文;杨敏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12例具有TPE适应证的危重症患者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TPE共251例次,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 112例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测指标均取得了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钙反应63例次(25.10%),过敏反应13例次(5.18%),短暂低血压反应7例次(2.79%),胃肠道反应5例次(1.99%).结论 采用连续流动离心式TPE危重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可出现循环血容量失衡、低血钙、过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掌握TPE治疗各项指标,重点监测并维持患者循环动力学平衡,及时防治低血钙、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 PDF 0.0 KB ] ( 349 ) 2015 ,1 (14): 36-40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阻碍因素的现况研究331 人次已浏览

    张蔚青,顾秋莹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阻碍因素,为改善临床肠内营养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汉化版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阻碍量表对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5名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阻碍因素。结果共有119名医护人员完成调查,量表总分(105.7±28.7)分,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是"营养专家支持""指南推荐和执行策略""危重症患者照顾者态度和行为""ICU资源"和"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此外,医生和护士在阻碍因素的评判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结论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阻碍因素普遍存在且在中等以上影响水平,可通过ICU专职营养师岗位的设立、营养专科护士的培养、肠内营养支持理论的系统培训和重症新技术的获得等,以改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实践。

    摘要[ PDF 0.0 KB ] ( 174 ) 2020 ,4 (19): 1-6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