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7536112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91 人次已浏览

    何东梅,胡建萍,高茜,石川玉,梁兰,王小清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病耻感体验、病耻感来源及应对模式,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6月在本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13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体验可归纳为4个类属13个主题。类属一:病耻感的来源,包括躯体形象受损、性生活不和谐带来愧疚感、"废人"思想以及周围人群的歧视、疏远。类属二:病耻感的影响,包括敏感和脆弱、影响就医行为、婚姻期望值降低。类属三:病耻感的应对,包括重塑形象、接纳、社交回避。类属四:逆境中成长,包括自我反思、人生感悟和个人觉醒、利他意识。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存在较强的病耻感,医护人员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便降低其病耻感的负性影响,促进创伤后成长,帮助患者平稳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298 ) 2020 ,10 (19): 1-7

  • 中国澳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被赋能体验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643 人次已浏览

    袁婉文,刘明

    目的 探讨中国澳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被赋能的体验,为提供针对性临床实习带教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在读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被赋能体验的3个主题:(1)护理实习生对赋能的认知(及时鼓励增强信心、学习感悟、不被理解与挫败感);(2)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被赋能体验的资源(心理赋能资源、结构性赋能资源);(3)影响护理实习生被赋能体验的因素(护理实习生自身因素、不同的实习基地、带教质量)。结论 实习生对临床实习赋能的认知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建立自信心方面;赋能资源包括结构性赋能与心理赋能,这两方面均有待提高。带教老师应因材施教,应以积极鼓励的方式指导实习生,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被赋能体验,从而提高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

    摘要[ PDF 0.0 KB ] ( 187 ) 2022 ,9 (50): 1-7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Ⅰ治疗后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595 人次已浏览

    辛笛诺,杨素云,施冰梓,王蒙婷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131Ⅰ治疗后的症状体验及心理感受,为制订针对性照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医学科门诊复查的DTC131Ⅰ治疗后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主题提炼。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14个亚主题:躯体症状显著(疲乏无力感、头颈部不适、消化道反应、口干及味觉改变)、负性情绪体验较重(为颈部外观及功能改变感到困扰、隔离期间孤独恐惧感、为疾病不受重视感到失落、对未来的担忧与不确定感)、社会适应力降低(对生活与工作做出的转变、社交活动受限)、疾病及治疗相关信息需求较高(信息获取及鉴别能力不足、疾病及治疗知识了解不足)、疾病相关的益处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感受到自身变化)。结论 DTC患者131Ⅰ治疗后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关注患者的健康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院内及院外照护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61 ) 2022 ,12 (21): 1-7

  • 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419 人次已浏览

    庞晨晨,陈素娟,李瑞玲,侯梦晓,王昊,冯英璞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照顾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中青年脑卒中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的照顾感受可以归纳为4个主题:压力负荷多维(身心疲惫、对于疾病预后的担忧、对于回归社会的担忧、经济压力);对生活的影响(角色冲突、生活满意度下降);应对态度不同(创伤后成长、无奈接受适应生活的转变);社会支持需求迫切(渴望同伴支持、期待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结论中青年脑卒中配偶照顾者在照顾过程承担较大的身心压力,表现为应对态度不同,而且社会支持需求较为迫切。护理人员应关注配偶照顾者的内心感受,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照顾患者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摘要[ PDF 0.0 KB ] ( 150 ) 2020 ,5 (19): 7-13

  • 积极视角下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158 人次已浏览

    郑雪露,高伟,程俊卿,于学娟,尹慢慢

    目的 探讨积极视角下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各阶段影响因素,为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干预方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的方法,2021年4月至7月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科11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动态变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分别为弹性紊乱期—初步应对危机、弹性调节期—加强资源整合、弹性重组期—与疾病和谐共存。包括14个亚主题,分别为5个内部保护因素(科学认知方式、重构生活经历、发挥个人能力、构建生命希望、关注积极收获)、6个外部保护因素(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专业支持、政策支持、同伴支持、丰富生活)、3个危险因素(产生负性情绪、经历身心痛苦、角色适应不良)。结论 医务人员可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采取对策提升其心理弹性,使其能以更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癌症。

    摘要[ PDF 0.0 KB ] ( 119 ) 2022 ,5 (21): 20-26

  • 神经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促进因素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68 人次已浏览

    林琪,董芳辉,曾莉,薛翌蔚,俞群亚

    目的 了解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为临床制订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即采用最大变异取样策略,选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院天数、不同病种等12名NICU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支持因素。个体内部因素包括积极的认知、坚定的信念、有效的应对等亚主题;外在支持因素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信息支持、同伴支持等亚主题。结论 N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因素呈现多样化,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家属的内部因素、外在支持等方面入手制定干预策略,以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摘要[ PDF 0.0 KB ] ( 113 ) 2021 ,12 (20): 21-27

  • 全身治疗期老年乳腺癌患者信息需求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185 人次已浏览

    王苏醒,张恩铭,沈逸潇,戴正悦,方琼

    目的 深入探索全身治疗期老年乳腺癌患者信息需求内容,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信息需求方面的特征,为护理人员制定其信息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21名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身治疗期老年乳腺癌患者信息需求可归纳为3个主题6个亚主题:主题1为老年患者需求内容,包括饮食与运动需求、药物及伤口护理需求、就医流程信息需求等;主题2为老年患者信息需求表达缺乏主动性;主题3为老年患者对需求满足的期望,包括老年患者倾向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希望移动医疗具备适老化设计和有护理人员专业指导。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信息需求内容、表达能力具有年龄特异性,获取信息支持的途径也有老年选择偏好。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信息需求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方案。

    摘要[ PDF 0.0 KB ] ( 84 ) 2022 ,5 (21): 27-32

  • 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真实体验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252 人次已浏览

    李俊玲,高俊平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的真实体验,为护理人员对膀胱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应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真实体验包括4个主题:消极的心理体验,治疗的依从性差,寻求信息帮助,渴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的情感体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足其健康知识需求,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 PDF 0.0 KB ] ( 169 ) 2020 ,6 (19): 41-45

  • 基于护患双向视角的患者参与安全核查认知与态度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1367 人次已浏览

    陈佳如,刘强强,马延召,徐敏,委红锁,黎渐英

    目的 深入了解护士与患者对患者参与安全核查的认知与态度,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参与安全核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描述性现象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名临床护士和10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护士与患者对患者参与安全核查的认知与态度可归纳为4个主题:护士认知不全(肯定重要性、容易忽略、形式单一);护士态度不同(影响工作效率、沟通障碍、缺乏引导能力、差错经历、制度要求);患者认知不高(认可重要性、缺乏意识、形式模糊);患者态度易受干扰(治疗风险性、知识缺乏、医护鼓励、就医经历)。结论 护士与患者肯定患者参与安全核查的重要性,但患者参与意识不高,对参与形式不明确,且参与态度的影响因素多;而护士对患者参与的形式认知不全,容易忽略邀请患者参与,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受临床情境影响较大。护理管理者应综合评估护士与患者对患者参与安全核查的认知与态度,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参与安全核查。

    摘要[ PDF 0.0 KB ] ( 604 ) 2023 ,1 (22): 41-46

  • 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真实感受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52 人次已浏览

    张婷婷;周奕竺;徐聪;王冰;

    目的 探讨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真实体验和内心感受,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本院10例肠造口术后出院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整理,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亚标题:社交心理障碍(病耻感、造口相关性焦虑与担忧),社会参与度低(社交积极性低、人际关系疏离、社交增加经济负担),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应对方式消极、造口护理操作技能不足、造口信息利用不足)。结论 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面临多种困难并缺乏相应支持,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住院期间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正向引导,做好肠造口健康科普和造口操作技能培训,出院后提供高质量的延续性护理,提供问题咨询渠道及增加心理、社会支持,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97 ) 2024 ,5 (23): 51-5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