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169737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早期康复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进展111 人次已浏览

    丁乾容;刘欢;何月月;杜爱平;徐宇军;田永明;

    摘要[ PDF 1.0 KB ] ( 150 ) 2023 ,12 (22): 24-28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循证护理实践118 人次已浏览

    胡梦阳;黄海燕;吴小杰;尤婷;吴为;李菠;郝彬;米元元;

    目的 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推动最佳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最佳证据;结合临床情景分析和专业判断,按照审查指标的可操作、可测量、可理解原则,制定11条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基线审查,依据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构建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的变革策略并实施;选取2022年9月—12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72例住院患者及所在科室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9月—10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前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常规护理方法),2022年11月—12月为循证护理实践后期(36例患者、30名护理人员,采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循证护理实践)。比较循证护理实践前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及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研究。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从(4.94±1.66)分降至(4.14±1.68)分;护理人员气道廓清治疗知识问卷得分从(49.17±9.38)分提升至(82.17±10.56)分;循证护理实践前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0~80.00%范围,循证护理实践后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在96.67%~100.00%,循证护理实践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ICU患者气道廓清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实践,可降低ICU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提高护理人员气道廓清知识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475 ) 2023 ,12 (22): 1-8

  • 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方案的实践95 人次已浏览

    孔凡美;高坤范;鲍建丽;陈鑫;刘慧松;

    目的 构建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学指标、炎症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51例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51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干预时间7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耐受性、营养指标和炎性指标。结果 对照组1例患者因病情变化退出,观察组1例患者因转院资料不全而退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案管理师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肠内营养管理方案有利于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行肠内营养的营养学指标与炎症指标。

    摘要[ PDF 1.0 KB ] ( 135 ) 2023 ,11 (22): 43-49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279 人次已浏览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组;李向芝;胡丽君;王娅敏;成守珍;

    目的 形成《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完善人工气道湿化规范。方法 检索、评价和汇总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证据,提取相关的推荐意见,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建议进行分析、修改及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最终形成的《共识》内容包括相关概念、温湿化目标范围、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流程、湿化方式、湿化液选择、湿化效果评价方法等6个方面。结论 该《共识》实用性较强,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和质量的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281 ) 2023 ,11 (22): 1-10

  • 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实践131 人次已浏览

    王文静;王宁;林红;郭远;林静;李冬妮;

    目的 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指南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估证据实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临床循证医学数据库、护理循证数据库、临床问题循证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UpToDate,Embase,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和临床实践指南网站,获取最佳指南证据,以知识转化模式(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为理论框架,结合临床情景,筛选出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佳证据,并制定循证护理实践方案,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重症监护室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鼻肠管的使用率。结果 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由基线审查时的4.88%~68.42%提高到证据应用后的82.00%~100%,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由实践循证护理前的21.67‰下降为之后的2.76‰,鼻肠管的使用率由实施前的12.20%上升为之后的4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可规范护士的护理操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摘要[ PDF 1.0 KB ] ( 229 ) 2023 ,9 (22): 78-84

  • 补充性肠外营养用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Meta分析114 人次已浏览

    王艳娜;全海英;黄靖涓;

    目的探讨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为SPN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纳入有关SPN用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9月,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有121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相比,SPN在降低患者IL-6水平[MD=13.43,95%CI(6.94,19.92),P<0.001],患者院内死亡人数[OR=0.26,95%CI(0.15,0.45),P<0.001]效果更好。结论 SPN可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减少患者院内死亡人数。

    摘要[ PDF 1.0 KB ] ( 39 ) 2019 ,12 (18): 36-41

  • 重症监护室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的构建研究122 人次已浏览

    韦秀霞;庄一渝;张秀伟;蒋洪霞;徐雯;李青荷;

    目的探讨构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为临床开展ICU过渡护理服务提供指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与质性访谈构建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选择22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该清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性系数均值为95.84%,权威程度系数均为0.79;第一轮与第二轮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9与0.00~0.22;第一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2.86~4.68,标准差为0.52~1.41,第二轮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4.00~5.00,标准差为0.00~1.14。清单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ICU转出前、转出中、转出后三个时间节点,即评估12项、协调3项、教育19项、心理干预4项,共38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了ICU过渡期护理服务清单,经过统计分析咨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与集中程度均较高,其能为临床开展ICU过渡期护理提供指引。

    摘要[ PDF 1.0 KB ] ( 46 ) 2019 ,12 (18): 1-7

  • 护理机器人在重症监护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44 人次已浏览

    李庆庆;冯波;夏莲子;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促使机器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组织及个人开始研发护理机器人以协助护理人员完成危险、繁重及琐碎的护理任务,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研究表明[1],护理机器人是医疗服务型机器人的一种,在临床工作方面具备降低护患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负担、解决护理人手不足、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精准记忆临床信息等优势。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围绕具有搬抱转运、早期康复、静脉采血、药物配制、消毒灭菌功能的护理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功能性种类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机器人的研发,以及推广护理机器人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摘要[ PDF 1.0 KB ] ( 338 ) 2024 ,6 (23): 73-78

  • 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740 人次已浏览

    宣泽慧;牛意柔;周黎雪;肖倩;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遵照“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专家推荐、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整合。结果 共纳入33篇研究,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5篇、专家共识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9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涉及误吸风险评估、气道管理、口腔卫生管理、体位管理、肠内营养管理、药物管理与干预、拔管后误吸的预防、误吸的诊断与处理、误吸培训与团队管理9个方面,共36条证据。结论 该证据总结可为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误吸的预防及管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促进ICU误吸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摘要[ PDF 1.0 KB ] ( 990 ) 2024 ,6 (23): 47-55

  • FOCUS-PDCA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防治中的应用295 人次已浏览

    李水仙;刘婉弟;杨娟;莫锦玲;邱良枝;

    目的 探讨焦点循环管理法(FOCUS-PDCA)[包括发现问题(find,F)、组织(organize,O)、澄清(clarify,C)、理解(understand,U)、选择(select,S)、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执行(act,A)]模式防治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院内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效果,以期降低IAD发生率。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EICU的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16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97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FOCUS-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IAD发生率、护士知信行得分、医护沟通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开展FOCUS-PDCA模式后,IAD发生率由实施前(对照组)的10.06%下降到实施后(试验组)1.52%,护士IAD知识、行为得分由实施前(对照组)的(36.07±3.98)分、(16.56±2.15)分提高至实施后(试验组)(38.59±3.72)分、(18.07±1.66)分,医护沟通满意度由实施前(对照组)的(25.15±5.21)分提高至实施后(试验组)(30.67±5.8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FOCUS-PDCA模式可降低EICU院内IAD的发生率,提高护士IAD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善医护沟通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最终增加患者临床获益。

    摘要[ PDF 1.0 KB ] ( 204 ) 2024 ,6 (23): 29-36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