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988 人次已浏览
张爱兰 裴永菊 单海娟 等
摘要[ PDF 699.0 KB ] ( 321 ) 2016 ,6 (15): 44-47
-
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1027 人次已浏览
韦汝琼;李高华;卢晓;凌国珍;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居各种肿瘤首位,且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化疗药,通过干扰细胞的叶酸代谢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皮肤毒性。晚期NSCLC患者经一线标准化疗且获得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后单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程度相对较低,均为Ⅰ~Ⅱ度,并得到临床认可[1~3]。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NSCLC的51例患者,现将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使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晚期NSCLC的患者51例,其男38例,女13例,年龄18~80岁,年龄中位数54.5岁。ⅢB期21例,Ⅳ期30例。1.2治疗方法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实施的第4周期第22 d开始进行。培美曲塞500 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静脉滴注,每21 d给药1次。培美曲塞治疗前1 d口服地塞米松3.75 mg,2次/d连续
摘要[ PDF 0.0 KB ] ( 322 ) 2015 ,5 (14): 48-50
-
虚拟现实技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68 人次已浏览
徐晓敏;顾芬;季李华;王萍;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初次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肿瘤一病区和二病区分别设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VR干预,即患者在6个深度放松型3D场景(旅行、星空、四季、地球、公园、海底世界6个场景)中自由切换,沉浸式交互体验。住院期间每次化疗前进行VR干预1次,化疗间歇期每周2次复诊时至医护联合门诊进行VR干预1次,每次20min。在第1次入院、第3次、第5次、第7次化疗时比较两组患者中文版Piper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of Chinese,RPFS-CV)评分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7个疗程的化疗。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RPFS-CV评分组间、时间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第1次化疗前与第3次、第5次、第7次化疗前比较,均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第1次化疗时。结论 深度放松型沉浸式交互体验的VR通过增强患者视觉感官刺激,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增加皮质醇分泌,有抑制疲乏上升趋势作用,可用于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
摘要[ PDF 1.0 KB ] ( 53 ) 2023 ,10 (22): 1-7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679 人次已浏览
徐一玲 张甜甜 方申存 夏广惠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收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32 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疗效,同时监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 结果 32 例服用阿帕替尼患者中, 5 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 PR) , 20 例稳定(stable disease, SD) , 7 例部分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 总体有效率为 15.6%, 疾病控制率为 78.1%。 阿帕替尼治疗不良反应: 19 例(占 59.4%)患者发生高血压,11 例(占 34.4%)患者发生蛋白尿,10 例 (31.3%)患者发生手足综合征,7 例(占 21.9%)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 例(占 12.5%)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3 例(占 9.4%)患者发生贫血,2 例(占 6.3%)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 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 NSCLC 疗效确切,治疗过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耐受性,从而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过程。
摘要[ PDF 4508.0 KB ] ( 222 ) 2019 ,2 (18): 63-67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护士在其管理中的职责193 人次已浏览
杨丽敏,姜月,覃惠英
<正>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1],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85%[2]。NSCLC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等手段治疗,但总体疗效仍难以令人满意。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约30%患者被诊断时已为晚期肺癌[3],丧失手术机会且存活率不高。研究显示[4],无法手术的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
摘要[ PDF 0.0 KB ] ( 98 ) 2021 ,11 (20):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