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166118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73 人次已浏览

    周维云,向霞,刘浩,邓建中,廖渭,李国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10月行结直肠癌术后出院的11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NVivo12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影响临时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主题有4个与副主题8个: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与学习意愿低(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欠缺,患者不愿意主动学习造口自我护理技能),患者对造口生活适应困难(患者对造口带来的日常生活变化难以适应,患者期望医护人员能提供生活建议),患者心理社会支持不足(患者对造口生活存在负性情绪,患者来源于家人、朋友、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不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管理的期望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延续性护理服务效果不佳,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有较高期望)。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的院外自我管理技能仍有待改善,可从护理技能教育、日常生活建议、心理支持、延续性服务等制订策略进行干预,以便提高其对造口的自我管理水平。

    摘要[ PDF 1.0 KB ] ( 101 ) 2024 ,11 (23): 33-38

  • 佛山市13所医院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7 人次已浏览

    黄芸;梅俊;向霞;张春燕;李美秋;周宏珍;

    目的 探讨佛山市13所医院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7月—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广东省佛山市1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74名肿瘤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士道德敏感性调查问卷(revised moral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MSQ-R-CV)、关怀行为量表(caring behaviour inventory,CBI)、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单因素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 524名护士完成研究。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总分为(44.57±7.63)分;护士伦理敏感性的关怀行为总分为(125.86±17.95)分,护士情绪智力总分为(86.82±14.3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肿瘤科工作年限、近3年内是否参加医学伦理与叙事护理培训、关怀行为、情绪智力变量是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70.5%(F=94.253,P<0.001)。结论 佛山市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处于较高水平,在肿瘤科工作年限≤20年、近3年内未参加医学伦理与叙事护理培训、关怀行为不足、情绪智力水平较低的护士,其伦理敏感性水平较低,应引起护理管理者重视,通过适当干预提升其伦理敏感性。

    摘要[ PDF 1.0 KB ] ( 101 ) 2024 ,8 (23): 27-33

  • 穴位刺激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Meta分析315 人次已浏览

    黄芸,罗泳诗,谢日华,张莉

    目的 评价穴位刺激在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8个数据库,检索关于穴位刺激足三里、神阙、内关、三阴交等穴位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MD=-9.10,95%CI(-12.03,-6.16),P&lt;0.001]、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MD=-11.23,95%CI(-14.61,-7.86),P&lt;0.001]、首次排便时间[MD=-9.78,95%CI(-16.57,-2.98),P=0.005]、首次进食时间[MD=-0.88,95%CI(-1.27,-0.48),P&lt;0.001]和住院时间[MD=-2.66,95%CI(-3.54,-1.79),P&lt;0.001]均显著缩短。结论 穴位刺激足三里、神阙穴、内关穴、三阴交等穴位能有效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缩短住院时间,但临床推广还有待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和不断总结相关证据。

    摘要[ PDF 0.0 KB ] ( 98 ) 2022 ,6 (21): 70-79

  •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培训中的应用864 人次已浏览

    李素霞,张莉,邓伟英,徐敏玲

    目的了解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知信行模式,从知识、信念与行为3方面对6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为期4w的规范化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士ACP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培训后肿瘤科护士ACP的认知总分(28.01±2.69)分、沟通态度总分(56.03±2.55)分及沟通自我效能总分(59.72±8.57)分均高于培训前(17.25±4.42)分、(47.27±2.77)分、(53.35±6.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04、6.187、11.734,均P&lt;0.05)。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ACP的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将有利于推动ACP在临床工作中的进一步开展。

    摘要[ PDF 0.0 KB ] ( 411 ) 2021 ,9 (20): 57-63

  • 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534 人次已浏览

    庞志明,何少丽,邓伟英,邹颖珊

    目的探讨不同握球时长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鼻咽癌患者握球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握球运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首次行超声下上臂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8例。试验组采用2s的主动握球运动,对照组采用10s的主动握球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7d、1个月、3个月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率及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7d、1个月、3个月新发症状性CRT、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而试验组在置管术后7d及3个月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0、4.238, P值分别为0.031、0.040)。结论与10s握球运动相比,2s握球运动未增加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但可提高患者握球依从性。

    摘要[ PDF 0.0 KB ] ( 154 ) 2021 ,8 (20): 31-36

  •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324 人次已浏览

    徐敏玲,张莉,陈丽富,邓伟英,彭丽,张丽婷

    目的评价和总结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通过证据检索资源的"6S"分类模型对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及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肺癌患者CIP的预防与管理进行证据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由2名经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5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最佳证据包括CIP高危风险评估、预防教育、基线监测、早期识别和管理5个方面共3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的预防与管理肺癌患者CIP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

    摘要[ PDF 0.0 KB ] ( 148 ) 2021 ,6 (20): 74-81

  • “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在出院后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315 人次已浏览

    祝小丹,张莉,陈书人,王妙婷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在出院后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出院的19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与试验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包括建立患者微信分享群及电话随访等。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模式,包括提供出院患者线上诊疗、护理问诊、预约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等延续性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干预3个月、6个月、12个月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生存质量总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疾病管理、用药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及康复管理4个维度得分比较,均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语言、运动、自理能力及思维能力4个维度得分比较,均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在出院后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并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0.0 KB ] ( 218 ) 2020 ,8 (19): 66-73

  • 使用翻身床辅助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管道护理309 人次已浏览

    熊想莲,武小红,李丽红,黄守春,冯斯斯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辅助治疗时管道护理经验,以为制订提高此类患者管道护理质量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17例留置各种导管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使用翻身床辅助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翻身前,针对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而造成暂时失语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翻身流程图》和卡通图示或通俗易懂的书面语言卡片介绍翻身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及清理呼吸道;评估动静脉导管管道外部长度,以保证其在翻身时有足够的长度等;对鼻胃管、导尿管外部部分进行标记,夹闭导尿管,清空尿袋。②翻身中,关注气道通畅情况及严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等;防止动静脉导管缠绕牵拉和脱出;保证鼻胃管及尿管固定不脱出。③翻身后,做好对气管套管进行检查,确认呼吸道是保持通畅状态;对照翻身前鼻胃管、导尿管固定状态,确定其没有脱出;开放静脉输液通管和导尿管。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翻身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内容组织护士进行操作练习,确保护士掌握翻身床操作方法。结果本组留置各种导管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使用翻身床辅助治疗20~51d中,无1例发生气管导管、动静脉置管、鼻胃管和导尿管脱出。结论确保护士掌握翻身床操作方法,是保证患者翻身时安全和顺利完成的基础。采取通俗易懂的沟通形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根据不同的导管,在翻身前、翻身中及翻身后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管道护理质量的保证。

    摘要[ PDF 0.0 KB ] ( 170 ) 2020 ,4 (19): 45-49

  • 耳鸣康复操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耳鸣患者康复中的应用790 人次已浏览

    谭雁红 陈丽婵 罗钻华 叶旺娣

    目的探讨耳鸣康复操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耳鸣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0例耳鸣伴有轻度以上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按病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用耳鸣康复操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并比较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耳鸣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及耳鸣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01),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及耳鸣分级均轻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及6个月耳鸣康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实验组患者耳鸣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耳鸣康复操联合认知行为干预促进了耳鸣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5224.0 KB ] ( 257 ) 2018 ,2 (17): 34-39

  • 可来福输液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666 人次已浏览

    邓伟英 陈环球 廖红霞

    目的探讨可来福输液接头预防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留置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按简单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均给予常规维护,观察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MC100),对照组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连接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堵管发生程度及总发生率均明显轻于与低于对照组。结论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连接耐高压双腔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能够降低导管堵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3876.0 KB ] ( 273 ) 2017 ,6 (16): 18-2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