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400 人次已浏览
章毅;张琳;区月明;卢珊珊;徐秋娥;唐晓霞;郭金花;黄嘉熙;林丽霞;申铁梅;崔虹;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相关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Up To 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国际指南图书馆(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新西兰指南协作网(New Zealand Guidelines Group,NZGG),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澳大利亚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Austral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ACPG),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相关的文献。由课题组接受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3篇。总结出29条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管理基本原则、疼痛管理的药物干预策略、疼痛管理的非药物干预策略、疼痛评价、疼痛管理教育培训、疼痛管理的组织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提取和汇总的有关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疼痛评估和管理的证据,可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摘要[ PDF 1.0 KB ] ( 675 ) 2024 ,7 (23): 83-93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93 人次已浏览
赵宜娜;符霞;陈迎归;宋利;周丽芳;孙春艳;黄惠根;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治疗的295例MHD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活动问卷长卷、FRAIL衰弱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患者体力活动的因素,AMOS 24.0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295例患者中,体力活动不足有95例(32.2%)、体力活动适中有123例(41.7%)和体力活动活跃有77例(2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活动知识、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是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衰弱程度(-0.287)、希望水平(0.201)和活动知识(0.131)是总效应前3位的影响因素,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是路径中的中介因素。结论 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较多,衰弱程度和希望水平对体力活动具有双重中介作用。
摘要[ PDF 1.0 KB ] ( 49 ) 2023 ,5 (22): 23-30
-
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281 人次已浏览
沈玉英,黎春常,王华军,陈丽芳,李海艳,郑晓燕
目的 了解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护生实习时间先后次序,将2020年7月至12月在本院ICU实习的32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将2021年1月至6月在本院ICU实习的32名护生设为试验组,实施情境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其包含6个教学环节,即导引(bridge-in)、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两组实习时间均为4w。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临床教学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94.7±1.5)分高于对照组(85.8±2.1)分;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90.6±0.8)分较对照组(83.8±2.1)分高,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课堂吸引力、督促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各项教学评价指标得分方面,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情景模拟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ICU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升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应用推广。
摘要[ PDF 0.0 KB ] ( 161 ) 2022 ,7 (21): 46-50
-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265 人次已浏览
崔虹,陈凌,林丽霞,赖敏华,谢永标
目的 了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1例,最终纳入42例;2019年4月至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例设为试验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6例,最终纳入37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采用电话方式回访;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3个月。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了解患者的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比较两组再住院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降低再住院率。
摘要[ PDF 0.0 KB ] ( 112 ) 2021 ,11 (20): 43-47
-
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592 人次已浏览
邝广梅 陈瀚熙 黄伟玲 魏丽君 黄志锋
目的探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门诊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创面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就诊换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愈合天数及换药次数、疼痛评分、伤口二次创伤评分、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二次创伤评分及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二次创伤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周围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天数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天数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结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门诊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具有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频率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PDF 3399.0 KB ] ( 372 ) 2019 ,6 (18): 17-20
-
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502 人次已浏览
姚海艳 夏敏 余桂芳 文玉琼 曾丽青 黄碧珠
目的探讨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干预组患者常规教育增加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监测和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糖控制各指标较对照组好,血糖监测频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糖结果记录率、特殊情况下增加血糖监测率等血糖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仪持有率、血糖监测次数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可改善患者的血糖监测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摘要[ PDF 4031.0 KB ] ( 273 ) 2019 ,5 (18): 39-43
-
基千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平台健康教育在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465 人次已浏览
林嘉敏 肖柳红 张舒婷 李蕊 陈虹羽 罗卓章 余桂芳 裴剑浩
目的 评价基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 MMC)平台在出院后2 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1 月-2018 年 4 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 15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15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75 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综合护理,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和糖尿病门诊教育、健康讲座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 MMC 平台实施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值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规律锻炼、糖尿病知识、遵嘱用药评分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高千对照组;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 MMC 平台健康教育在提高出院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常规健康教育方 法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糖尿病控制。
摘要[ PDF 5311.0 KB ] ( 205 ) 2019 ,2 (18): 57-62
-
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513 人次已浏览
黎春常 张晓毛 陈丽芳 李冬欣 周浩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救治的79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的10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完成时间、CT报告出具时间、AIS患者到达急诊至溶栓给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s,DNT)和DNT时间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7.6%vs 49.4%,P<0.01)。两组患者CT报告出具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分级分区基础上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可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提高静脉溶栓效果。
摘要[ PDF 4670.0 KB ] ( 250 ) 2019 ,10 (18): 45-50
-
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负性情绪与失眠现状及其相关性542 人次已浏览
赖敏华 黄惠根 谢永标 冯晓玲 张积慧 唐毅 崔虹 李立华 章华双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负性情绪与失眠的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广州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13个重症监护病房146名ICU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ICU护士的负性情绪,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调查ICU护士的失眠状况,分析ICU护士焦虑、抑郁与失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CU护士中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5%和52.1%,失眠检出率为43.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抑郁水平与其失眠得分显正相关性(r=0.170,P<0.05);其焦虑得分与失眠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综合医院ICU护士的焦虑、抑郁、失眠的阳性率较高,抑郁水平对ICU护士的睡眠有影响,需重视ICU护士的睡眠质量,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提供综合有效的心理干预,以维护和促进ICU护士心身健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 PDF 3675.0 KB ] ( 286 ) 2018 ,11 (17): 19-22
-
术中获得性压疮常见的风险因素及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498 人次已浏览
陈嘉萍 黄惠根 常后婵
<正>压疮是指由于剧烈和(或)持续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器械或其他设备接触处,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1]。术中获得性压疮是指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皮肤压力性损伤,为急性压疮,可发生于术后几小时或术后6d内,以术后3d内多见[2]。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持续受到无法通过改变体位而缓解的局部组织
摘要[ PDF 4691.0 KB ] ( 203 ) 2018 ,6 (17):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