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795271位浏览者

现代临床护理杂志 本站总访问量:8795271 当前在线人数:491
  • 期刊简介
  • 期刊查询

《现代临床护理》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护理学术期刊,标准刊号ISSN l671—8283,CN 44—1570/R,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64页,月刊,每期定价7.00元,全年84元。于2006年6月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讲座、护理前沿、论著、基础护理、专科研究、调查分析、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营养护理、药物与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见闻、经验介绍、教训总结、康复与社会服务、院内感染与监控、小革新、国际交流、个案护理、人物介绍和信息。
 


现代临床护理
  •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全程“微信”个案健康管理在体检老年人中应用的成效35 人次已浏览

    刘美玲,余菲菲,陈尔,彭穗娟,郑瑞玉,王妍,何红瑶,张映芬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的全程“微信”个案健康管理模式在体检老年人中的应用成效,旨在提升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特需医疗中心门诊体检的老年人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 例。两组均进行 CGA,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 CGA 的全程“微信”个案健康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 3 个月、6 个月和 12 个月时比较两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 12 个月时比较两组老年人衰弱状况量表(fatigue,resistance,ambulation,illnesses,& loss of weight scale,FRAIL)、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 SRAHP 总分在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F 时间 =193.451,P<0.001;F 组间 =23.661,P<0.001;F 交互 =29.970,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试验组 SRAHP 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01);干预 12 个月时试验组患者衰弱程度与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均 P<0.05);跌倒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 CGA 的全程“微信”个案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体检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改善衰弱和营养状况,降低跌倒发生率,可为老年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摘要[ PDF 1.0 KB ] ( 16 ) 2025 ,9 (24): 1-7

  • 认知储备与社区融合度对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影响研究23 人次已浏览

    魏嘉君,张佳,欧阳梦婷,谢妮芳,石章杰,孙欣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现状,探讨认知储备与社区融合度对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跌倒警觉度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4 年 8 月— 9 月选取雁峰区 500 名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区融合度量表(self-awareness of falls in elderly scale,SAFE)、跌倒警觉度量表(cognitive reserveindex questionnaire,CRIq)、认知储备指数问卷(neighborhood cohesion scale,NCS)对其进行调查。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控制人口学因素后分析认知储备和社区融合度对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 467 份。467 名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得分为(54.60±6.64)分,社区融合度为(29.84±5.52)分,认知储备总分为(93.27±10.83)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线性分层回归模型显示,在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睡眠质量、有久坐爱好、害怕跌倒、经济来源变量后,社区融合度与认知储备与跌倒警觉度呈正相关(均 P<0.01),社区融合度解释其总变异度的 9.10%,认知储备解释其总变异度的5.70%。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警觉度处于较低水平,需重视老年人的跌倒情况,并为其制订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培训教育,以增强其认知储备和社区融合度,降低跌倒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16 ) 2025 ,9 (24): 8-16

  • 肺癌化疗患者口腔衰弱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26 人次已浏览

    刘莉娟,林建琴,叶磊,蒋小惠,刘海玉,亢亚楠,彭思敬,杜子君

    目的  调查肺癌化疗患者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4 年 9 月至 11 月江苏省 3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 431 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训练集,分为口腔衰弱和非口腔衰弱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 OF 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选取 2024 年 12 月江苏省 1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 185 例患者进行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 OF 发生率为 58.93%。高龄(OR=3.420)、低文化程度(OR=0.030)、脑转移(OR=7.880)、高营养风险筛查 2002 评分(OR=1.550)、高 C- 反应蛋白水平(OR=1.100)以及高乳酸脱氢酶水平(OR=1.010)是OF的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建模集ROC曲线下面积为 0.860(95%CI:0.830~0.900),验证集 0.840(95%CI:0.780~0.900)。Hosmer-Lemeshow 检验训练集 χ 2=4.870,P=0.770;验证集 χ 2=2.770,P=0.95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肺癌化疗患者 OF 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16 ) 2025 ,9 (24): 17-26

  •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21 人次已浏览

    韩婷婷,曹明宇,刘吉帅,赵亚琼

    目的  调查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精准化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3 年 6 月— 2024 年 5 月,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 338 例首次踝关节骨折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患者术后 24h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量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调查,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患者恐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320 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完成调查。其恐动症发生率为 38.1%,恐动评分为(39.6±1.5)分。Logistic 回归结果分析显示,疼痛、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是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恐动症发生率的因素有疼痛,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策略,以便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14 ) 2025 ,9 (24): 27-33

  • 膝骨关节炎患者膳食模式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21 人次已浏览

    周晓妮,曹佩华,高培纯,覃钰婷,王建晶,谢林欣,吴澳,丁长海,谢红珍

    目的  探索膝骨关节炎患者膳食模式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之间的相关性,筛查出能降低 OP 风险的膳食模式,为预防 OP 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珠江骨关节炎队列数据库(Pearl Riverosteoarthritis cohort,PROC)2020 年 4 月— 2024 年 4 月中 60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膳食频率问卷及 BMD 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识别膳食模式,将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作为连续变量或分类变量(根据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与 BMD 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与 OP 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合并 OP 的患病率为 19.8%。因子分析共提取出水产坚果、畜禽肉类、杂粮水果、面食蛋类、鱼奶蔬菜、豆类水果、大米面粉、豆浆奶类 8 种膳食模式。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杂粮水果模式与左股骨颈 BMD 及腰椎 BMD 呈正相关(均 P<0.01),鱼奶蔬菜模式与腰椎 BMD 呈正相关(P<0.01)。将 8 种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分别按照四分位数离散化后,豆类水果模式得分 Q3组对比 Q1 组,OP 的风险降低 68.2%(P<0.05)。结论  豆类水果模式与膝骨关节炎患者 OP 的风险降低有关,杂粮水果及鱼奶蔬菜模式与较高的 BMD 有关,对 OP 的预防有潜在益处。为了骨骼健康,建议患者坚持营养均衡、健康的膳食模式,包括豆类、水果、蔬菜、杂粮、鱼、坚果、乳制品等。

    摘要[ PDF 1.0 KB ] ( 11 ) 2025 ,9 (24): 34-42

  • N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早产儿体位管理促进和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27 人次已浏览

    李怡玮,王丽,谷美便,郭佳莹,郭瑜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早产儿实施体位管理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为改善机械通气早产儿体位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现象学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 2024 年 3 月—5 月选取太原市 4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NICU 12 名护士为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 Colaizzi 7 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机械通气早产儿体位管理的促进因素包括经验性管理、责任心、共情力、职业认同感和反思与总结;阻碍因素包括护士体位管理认知缺乏、体位管理知识缺乏、存在风险和隐患、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和体位管理方案缺乏。结论  NICU 护士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体位管理中存在促进和阻碍因素,可通过干预提高机械通气早产儿体位管理质量。

    摘要[ PDF 1.0 KB ] ( 14 ) 2025 ,9 (24): 43-48

  • 基于 LEARNS健康教育模式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在 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30 人次已浏览

    吴颖昕,张立新,舒月,徐红宇,范轩轩,刘溢思

    目的  构建基于 LEARNS[聆听(listen,L)、建立(establish,E)、应用(adopt,A)、强化(reinforce,R)、命名(name,N)和加强(strengthen,S)]健康教育模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在临床实施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4 年 2 月— 5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冠脉综合病房住院并接受 PCI 的 78 例 ACS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应用基于 LEARNS 健康教育模式的 PCI 术后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干预自出院第 1 天开始,持续 2w,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康复运动参与意愿、运动自我效能和运动状况。结果  共 76 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康复运动参与意愿和运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试验组运动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 LEARNS健康教育模式的 PCI 术后心脏康复运动新方案,可提高 ACS 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参与意愿、运动自我效能,改善其运动状况,有效促进心脏康复。

    摘要[ PDF 1.0 KB ] ( 15 ) 2025 ,9 (24): 49-56

  • 基于NCP框架的安宁疗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构建16 人次已浏览

    徐敏玲,邓伟英,詹丽君,陈文燕,万兰

    目的  构建安宁疗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为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美国国家高质量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估分析框架(national consensus project for quality palliative care,NCP)为理论框架,2024 年 1 月至 3 月运用文献法、小组讨论法形成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初稿,邀请 15 名广东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安宁疗护医疗、护理、管理、研究、教育等领域工作的专家展开 2 轮德尔菲函询,并对条目进行权重赋值。结果  15 名函询专家 2 轮专家函询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率为 100.00%;权威系数(Cr)为 0.855,第 2 轮专家函询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分别为 4.90~5.00 分、4.80~5.00 分、4.37~5.00 分,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 0~0.06、0~0.10、0~0.19,满分比分别为 0.93~1.00、0.80~1.00、0.67~1.00,肯德尔协调系数 W 分别为 0.214、0.287、0.245(均 P<0.01)。9 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护理结构与过程(0.123)、生理照护(0.153)、心理照护(0.110)、社会照护(0.106)、精神照护(0.098)、文化照护(0.082)、濒死期患者的照护(0.119)、照护道德与伦理(0.092)、持续质量改善(0.117)。安宁疗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 9 项,二级指标 22 项,三级指标 69 项。结论  本研究基于 NCP 框架构建的安宁疗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新性,未来建议在临床应用,验证其效果。

    摘要[ PDF 1.0 KB ] ( 8 ) 2025 ,9 (24): 57-65

  • 基于 ISBAR理论的 ICU护理交班指标构建及其智能化系统实现8 人次已浏览

    许丽辉,吴燕,池敏,罗春花,陈芬

    目的  依据 ISBAR 理论,即身份确认(Identify)、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化沟通理论,建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交班的指标并开发相关的智能护理交班系统(以下简称智能 ICU-ISBAR 护理交班系统),以提升护理交班规范性、交班效率和质量,为 ICU 护理交班提供标准化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梳理 ISBAR 理论的核心要素及 ICU 护理交班的关键内容,初步拟定 ICU 护理交班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20 名)筛选并确认指标体系的核心维度和具体指标,并转化为智能 ICU-ISBAR 护理交班系统,进行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第一、二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 0.83,Kendall 协调系数 W 分别为 0.127、0.166,指标重要性赋值分别为 4.25~4.95 分、3.90~5.00 分,变异系数分别为 0.05~0.19、0~0.22,最终构建的智能 ICU-ISBAR 护理交班系统包括 6个一级指标和 60 个二级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示,该系统的数据上传成功率达到 96.67%,平均响应时间为 1.80s;交班记录平均时间为(1.97±0.58)min/ 例;护士对交班质量满意度平均(4.47±0.25)分;对系统使用感受平均(4.75±0.08)分,12 名护士认为该交班系统的实用性、便捷性、智能性较高。结论  基于 ISBAR 理论构建的 ICU 护理交班指标客观、科学且严谨,具备结构性、标准性及专科特异性,由此开发的智能 ICU-ISBAR 护理交班系统能规范交班流程、减少信息遗漏、提高交班效率和质量,可能作为 ICU 护理的标准化交班工具。

    摘要[ PDF 1.0 KB ] ( 5 ) 2025 ,9 (24): 66-75

  • 成人重症患者诊断性失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10 人次已浏览

    吴为,黄海燕,米元元,骆金铠,金艳鸿,尤婷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汇总成人重症患者诊断性失血预防及管理相关证据,为规范临床诊断性血液检验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 PIPOST 模式,即目标人群(population)、证据应用人员(professional)、结局(outcome)、证据应用场所(setting)和研究类型(type of evidence)构建结构化循证问题。根据“5S”证据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 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 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医脉通指南网,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国家血液管理局(National BloodAuthority,NB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SinoMed 中关于成人重症患者诊断性失血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文献类型为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 /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研究、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专家共识 / 意见、行业标准,检索时限为2015年 1月 1日至 2025年 2月 1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证据等级评定。结果  共纳入 19篇文献,其中指南 5 篇、系统评价 5 篇、随机对照试验 1 篇、类实验研究 2 篇、横断面研究 2 篇、行业标准 1 篇、专家共识 3 篇。从教育培训、采血评估、采血频率、减少采血量的策略、质量控制 5 个方面汇总了 26 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总结成人重症患者因诊断性血液检验所致失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医护人员实施血液检查提供循证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8 ) 2025 ,9 (24): 75-83

  • 基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照顾者疲乏的概念分析35 人次已浏览

    刘姝慧,翟海昕,李薇,卫思华,杨欣怡,郭爱敏

    目的  分析照顾者疲乏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照顾者和护理人员照顾与护理老年人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与照顾者疲乏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4 年 6 月 15 日。应用 Walker 和 Avant 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 41 篇文献。照顾者疲乏的定义属性包括对身体精神产生双重影响、主观感受、随时间变化、提供照顾时产生和对照顾双方均产生负面影响 5 个方面。其前因包括照顾者角度、被照顾者角度和环境角度,后果包括对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双方产生影响。疲乏的实证测评指标包括个人疲乏强度量表(checklist individual strength,CIS)、疲乏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和疲劳量表 -14(fatiguescale-14,FS-14)。结论  采用 Walker 和 Avant 概念分析方法能明确老年人照顾者疲乏的 5 个属性,护理人员应从多维度对照顾者的疲乏程度进行关注和评估,有效识别和尽早干预老年人的照顾者疲乏。

    摘要[ PDF 1.0 KB ] ( 12 ) 2025 ,9 (24): 84-90

  • 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14 人次已浏览

    刘英,朱颖,黄燕梅

    总结 1 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窘迫综合征患者(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moval distresssyndrome,CVCRDS)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快速识别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持续监测循环与呼吸功能,维持循环稳定,保持气道通畅;做好亚低温 - 高压氧治疗协同护理,改善神经功能;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的预防。经过紧急有效抢救及精心护理,患者入院 34d 后顺利康复出院。

    摘要[ PDF 1.0 KB ] ( 8 ) 2025 ,9 (24): 91-9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