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信息 more
下载专区 more
友情链接 more
访问统计 more
  1. 您是第 8445506位浏览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期刊列表
  •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280 人次已浏览

    刘彦芳,侯志艳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396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发生IAPI分为IAPI组(n=67)和非IAPI组(n=329),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筛选发生IAP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术中体位移动、受压部位局部潮湿、术中低体温、约束带松紧度及皮肤情况是IAPI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9个因素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27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Youden指数为0.6515,敏感度为0.7761,特异度为0.8754,实际应用正确性为82.65%,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及鉴别效能。结论 基于IAPI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API的发生风险,为手术室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并及时对IAPI高风险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指导。

    摘要[ PDF 0.0 KB ] ( 156 ) 2022 ,4 (21): 1-7

  • 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196 人次已浏览

    李莉莉;何娜;邓淑敏;淦伟强;谢日华;高志良;

    目的 调查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10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应用R Studia(4.1.1)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选取同一所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符合标准的139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为19.9%。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4个危险因素:年龄(OR=1.042)、血红蛋白值(OR=0.982)、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得分(OR=1.293)、体力活动水平(OR=0.482)。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47,95%CI(0.686,0.807)。Hosmer-Lemeshow检验,χ2=5.669,P=0.684,灵敏度为64.0%,特异度为76.5%,准确率为80.2%。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75,95%CI(0.668,0.883)。Hosmer-Lemeshow检验,χ2=15.077,P=0.058,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56.9%,准确率为84.2%。结论 构建的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识别和筛选衰弱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及借鉴。

    摘要[ PDF 1.0 KB ] ( 149 ) 2023 ,6 (22): 1-8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261 人次已浏览

    徐庆华,赵君花,甄长萍,梁新蕊

    目的 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37例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7 3分为训练集(n=305)与测试集(n=132),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以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2.047,95%CI:1.164~3.599)、透析龄≥24个月(HR=1.707,95%CI:1.013~2.877)、QT间期离散度≥63 ms(HR=1.773,95%CI:1.123~2.801)、C反应蛋白水平(HR=1.142,95%CI:1.054~1.238)、尿酸水平(HR=1.028,95%CI:1.006~1.052)是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模型校准曲线接近45°对角线,C-index为0.785,预测1年及3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95%CI:0.772~0.861)、0.758(95%CI:0.706~0.805),预测临界值分别为262分、90分。测试集校准曲线接近45°对角线,C-index为0.724,预测1年及3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95%CI:0.742~0.858)、0.728(95%CI:0.659~0.789),测试集和训练集预测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DCA显示训练集与测试集阈值概率范围分别为0.10~0.65与0.05~0.50,模型表现为正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性与临床实用性,针对透析3个月以上的MHD患者,当1年得分≥262分及3年得分≥90分时应加强心血管并发症监测,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

    摘要[ PDF 0.0 KB ] ( 113 ) 2022 ,6 (21): 6-14

  • 胰腺癌患者全身麻醉苏醒延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13 人次已浏览

    张敏;邹旗;王星钧;刘双源;葛经武;

    目的 探讨胰腺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构建苏醒延迟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胰腺癌手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9月—12月208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4年1月—2月9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 年龄>60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复合区域阻滞麻醉、补救镇痛是胰腺癌患者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均P0.05)。建模组与验证组一致性指数(C-指数)分别为0.807和0.841,建模组与验证组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7(95%CI:0.738~0.876)和0.841(95%CI:0.742~0.940),两组校准曲线均接近理想曲线。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22 ) 2025 ,4 (24): 8-14

  •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经尿道术后中重度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114 人次已浏览

    冯阿虫;张旭辉;秦瑶;李婉生;赵玉洁;李莉;

    目的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非经尿道术后中重度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其性能,为准确识别及预防术后中重度CRBD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24年1月—5月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术中需要留置导尿的719例非经尿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数据集中70%作为训练集(n=503例)用于模型的建立,其余30%的数据作为验证集(n=216例)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确定预测因子。基于逻辑回归、K-最近邻、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轻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和弹性网络共7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指数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共纳入719例非经尿道手术患者,中重度CRBD患者154(21.4%)例,未发生和轻度CRBD患者565(78.6%)例。预测因子分别为性别、腹部手术、手术类型、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术中使用氟比洛芬酯和手术结束前使用曲马多6个变量。基于LightGBM构建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93)、准确率(0.763)、精确率(0.879)、召回率(0.747)和F1指数(0.808)最佳,稳定性相对较好。结论 基于LightGBM构建的非经尿道术后中重度CRBD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中重度CRBD高危人群,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摘要[ PDF 1.0 KB ] ( 69 ) 2025 ,5 (24): 10-17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104 人次已浏览

    秦红菊;倪燕丹;张小梅;桑海霞;

    目的 探索产后疲劳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以便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至2022年4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然分娩产妇629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多维度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控制混杂因素,探究产后疲劳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02例产妇,平均年龄(32.5±4.0)岁,产后疲劳平均得分为(46.6±18.5)分,产后疲劳患病率为59.3%,纯母乳喂养率为37.2%;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对602例产妇的协变量进行1∶1匹配,匹配后共有202对完成配对,分别为产后疲劳组与非产后疲劳组,其中疲劳组纯母乳喂养率为35.2%,非产后疲劳组纯母乳喂养率为47.5%,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0,P<0.05);在控制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妊娠合并症、初/经产妇、产后出血量、婴儿出生体重、会阴伤口类型、总产程时间9个人口学变量后,对匹配后数据进行纯母乳喂养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疲劳组放弃纯母乳喂养的风险是非产后疲劳组的3.263倍(OR=3.263,95%CI:2.076~5.130,P<0.001)。结论 产后疲劳患病率较高,产后疲劳是产妇放弃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措施降低产后疲劳水平,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摘要[ PDF 1.0 KB ] ( 94 ) 2023 ,6 (22): 15-21

  • 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214 人次已浏览

    刘亚黎;林思雅;白美蓉;许锦鑫;李艺红;姜淑敏;柴世桌;冯海珊;

    目的 构建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外科 164 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肺癌术后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应用 R 软件构建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为 44.5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和疲劳是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自我效能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ROC 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的 AUC 为 0.888(95% CI:0.836~0.940);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 1 的直线,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χ 2=1.931,P=0.983),均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的风险。结论 患者自我效能、疼痛、疲劳是肺癌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此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有助于医护人员预测肺癌术后恐动症的发生,采取合适措施降低恐动症的发生。

    摘要[ PDF 1.0 KB ] ( 225 ) 2024 ,10 (23): 15-21

  • 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早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1153 人次已浏览

    何春梅,张红英,陈丽娟,熊林竹,田苗,廖天成,蒋红梅,窦艳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收集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 月德阳市社区 723 名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和髋部骨折危险因素相关资料。通过随机拆分的方法,479 名(68.00%)为模型训练集,221 名(32.00%)为模型验证集。在模型训练集中,根据是否发生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进行比较,应用 R 软件(4.3.1)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最终纳入 700 例社区老年人,1 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共 62 例,累计发生率为 8.86%。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共 6 个预测因子:常吃腌制食品、每天锻炼时间、每天日照时间、骨质疏松、1 年内发生跌倒、真牙≥ 20 颗。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 0.945(95%CI 0.908~0.982),灵敏度为 88.89%,特异度为 89.40%;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吻合性,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模型验证集 AUC 值为 0.892(95%CI 0.784~0.999),灵敏度为 82.35%,特异度为 93.63%,表明验证集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预测能力较强;校准曲线中预测值与实际值显示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使用该预测模型可以取得正的净效益。结论 构建的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筛查社区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 PDF 1.0 KB ] ( 210 ) 2025 ,3 (24): 15-23

  • ICU患者亚谵妄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16 人次已浏览

    宋亚亚;江淑敏;王淑玲;祝燕杰;刘亭亭;

    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亚谵妄综合征(subsyndromal delirium,SSD)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1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ICU患者380例,将其中70%(n=266)作为建模组,30%(n=114)作为验证组,通过比较发生SSD的患者与未发生SSD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与治疗、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筛选出危险因素,并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包括年龄(OR=1.023)、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OR=1.093)、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分(OR=2.216)、机械通气时间(OR=1.003)、约束(OR=2.615)、脓毒症(OR=2.081)6个风险因素。模型预测效果分析结果显示,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重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预测临界值85分。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ROC曲线下面积0.808。结论 成人ICU患者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早期筛查亚谵妄综合征并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摘要[ PDF 1.0 KB ] ( 21 ) 2025 ,1 (24): 16-23

  • 基于决策树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研究442 人次已浏览

    陈静文,徐林霞,吴秀丽,李显蓉

    目的评价决策树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胃肠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9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验(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CHAID)算法构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的决策树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63例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5.27%。决策树模型包含3层共11个节点,提取6条分类规则,筛选出3类高危人群,即有术后并发症,术前合并症≥2项;有术后并发症,术前合并症&lt;2项;无术后并发症,肿瘤TNM分期≥Ⅲ期,有肠造口。决策树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灵敏度为0.762,特异度为0.745。结论决策树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进行风险预测简便易行,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可用于非计划性再入院高危人群的筛选。

    摘要[ PDF 0.0 KB ] ( 166 ) 2020 ,11 (19): 24-30

 1  2